四川国柱律师事务所
刘双,专职律师,2018年担任温江区某社区法律顾问被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担任成都市某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执业期间主持调解和代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诉讼案件及非诉案件,包括建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股权纠纷、企业法律顾问等。刘律师为各单位提供专题法律知识培训。 刘双律师始终秉承:案件有难易之分,但绝无大小之分。对于每一-件案件,以责任心、专业水平和热情,尽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判罚根据涉案金额而定。具体来说,销售金额在5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罚金为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2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2年至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同样为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会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也是销售额的50%至200%;销售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会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同样为销售额的50%至200%,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是违法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应该依法予以打击。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处罚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具体来说: 1.销售金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在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罚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处罚还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销售额来确定的。具体来说,如果销售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刑期通常在2年以下,罚金为销售额的50%至200%;如果销售额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刑期通常在2年至7年之间;如果销售额在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刑期通常在7年以上;如果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刑期通常是15年或无期徒刑,罚金或没收财产。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立案流程:接到举报后,警方或有权机关对线索进行审查,对证据进行核实,判断犯罪事实和嫌疑人情况。经判断确认犯罪事实并属于管辖范围的,决定立案。接着启动侦查工作,收集证据,询问证人,传唤嫌疑人。
售卖仿冒或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们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载明的规定,售卖高仿制品等同于生产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径。倘若这类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且触犯法律底线,犯罪分子极有可能面临拘役甚至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