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
左杰,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主任,律所创始合伙人。左杰律师有14年的司法工作经历,2018年辞职后专职刑辩律师。自2020年执业以来承办的刑事案件多取得良好结果,如崔某某诈骗案,当事人羁押700余天后获得存疑不起诉。张某涉恶案件、刘某涉恶案件均成功“摘帽”,其中刘某一案中公安机关认定九起犯罪事实,经过辩护,最终法院仅认定三起犯罪事实。左杰律师团队现有成员四名,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办案经验见长,团队秉承“专业、专注、专心”的职业理念,坚持专业精细化辩护的工作风格,主攻刑事案件,近两年团队成员办理的多起案件获得撤案、不起诉、缓刑的裁判结果,获得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咨询该律师敲诈勒索与诈骗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它们在犯罪手法和构成要件上有明显的区别。敲诈勒索是指通过威胁或要挟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而诈骗则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欺骗受害者自愿交出财物。这两种犯罪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敲诈勒索强调的是强制索取,而诈骗则侧重于诱导自愿交出财物。因此,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或诈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情节较轻、涉及人数较少,或者嫌疑人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受害者作出适当补偿并获得其充分谅解等,敲诈勒索罪是可以和解的。这并不意味着嫌疑人可以完全逃脱刑事处罚,只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当从轻处理,以示宽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之规定,对于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一般情况下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犯罪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且同样需要并处罚金。在具体的追诉标准方面,通常会涉及到犯罪数额较大(例如5000元至2万元之间)或者是多次实施敲诈勒索等情况。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敲诈勒索罪与盗窃罪这两种犯罪形式的主要区分体现在其犯罪手法以及所侵害的财产权益性质方面。具体来说,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为通过威胁或恐吓等方式强迫受害人自行交付财务,其重点在于对受害人意志力的强制;然而,盗窃罪的核心特征是以隐秘的手段获取他人的财物,并不依赖于受害人的意愿,其重点在于对财物的实际控制。
关于敲诈勒索罪与盗窃罪的严重程度,这主要取决于每起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涉案的资金规模,以及犯罪的复杂程度等等。一般来说,敲诈勒索罪由于其包含了对他人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和恐吓的行为,因此在社会危害性方面普遍被认为要大于盗窃罪。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盗窃罪主要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进行,并没有明显的人身威胁成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