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额
保证期间计算相对复杂,有不同情况:
当合同明确约定了保证期间的计算方式时,按照合同约定来计算。
例如合同写明从某个特定日期开始计算几个月,那就依此执行。
若合同未对保证期间作出约定,保证期间是从主
债务履行
期限届满之日起往后算六个月。
比如主债务应在3月1日还清,那么保证期间就是从3月2日起的六个月。
2.最高额
保证合同里保证期间的起算点确定:
要是约定了决算期,保证期间就从决算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例如决算期定在6月30日,保证期间就从7月1日起算。
没有约定决算期的,从最高额
保证终止之日,或者
债权人收到保
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开始计算六个月的保证期间。
3.特别提醒:
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然保证人可能会免除
保证责任。
因为这个保证期间的计算规则,对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利益影响重大,所以一定要准确掌握。
如果遇到具体案件,还得结合详细的
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案情回顾:小朱与小李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小李的一系列债务提供
担保。合同未明确约定保证期间和决算期。之后小李的主债务陆续发生,部分债务到期。小朱书面通知小李终止保证合同。但在小朱通知到达小李之日起六个月内,债权人小胡未依法向小朱行使权利,小朱认为自己应免责,小胡则认为保证期间计算方式有误,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根据法律规定,最高额保证合同
未约定保证期间的,若没有决算期,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开始计算六个月的保证期间。本案中小朱已书面通知小李终止保证合同,小胡应在此后六个月内行使权利。
2、因小胡未在规定的保证期间内依法行使权利,小朱可依据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具体还需结合合同详细条款及实际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