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发生
医疗事故后,处理步骤如下:
1.及时
固定证据:
封存
病历等相关资料,这一步非常关键,要确保原始
证据完整无缺。
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封存后能防止其被篡改或丢失,为后续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2.与
医疗机构协商:
直接和涉事医院沟通,要求其对事故原因、责任等展开调查并说明情况,同时提出合理
赔偿要求。
在沟通时,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了解医院的态度和
处理方式。
3.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双方共同向医学会提出申请,由专家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责任程度。
鉴定结果将为后续的赔偿协商等提供重要参考。
4.协商赔偿事宜:
依据鉴定结论,与医院协商
赔偿金额、方式等。
赔偿项目一般有
医疗费、
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要根据自身实际损失,合理提出赔偿要求。
5.若协商不成:
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能直接向人
民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借助
司法途径解决
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自己应得的权益。
案情回顾:小许在某医院接受治疗后出现了不良后果,小许认为是医疗事故。医院却坚称治疗过程合规,不构成医疗事故。小许为维护自身权益,决定追究医院责任。双方就
事故认定及赔偿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案情分析:1、根据处理医疗事故的步骤,小许应先及时固定证据,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防止证据被篡改或丢失,为后续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2、小许可与该医疗机构协商,要求其对事故原因、责任等展开调查并说明情况,同时提出合理赔偿要求。若协商无果,双方可共同向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依据鉴定结论再协商赔偿事宜。若仍协商不成,小许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