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公司恶意调岗如何依法维护员工权益

公司恶意调岗如何依法维护员工权益

时间:2024.05.14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499人
律师解析:
在面临公司擅自调动工作岗位,而员工对此表示反对之时,以下途径可供参考以便保护自身权益:
首先,直接拒绝公司的安排;
其次,寻求公司内部设立的调解机构协助调解矛盾;
再次,前往位于公司注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最后,根据法定程序向当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等法律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欲对劳动者实施工作岗位调动,需得到劳动者本人的明确同意。
此类行为属于劳动合同重要条款的修改,用人单位必须事先与劳动者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否则,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做出的岗位调整,原则上应被视为无效。
若用人单位出于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并且所做的岗位调动具备合理性,没有任何侮辱或惩罚性质,同时薪资待遇也未有降低,并且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存在紧密关联,那么这样的岗位调动就是合法有效的,劳动者应当予以尊重和遵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员工存在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降职降薪条件的,就不违法。除了以下几种情形外,单位不具备单方调岗降薪的权利:1、员工不......

如果上诉期限恰好赶上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诉期限会进行顺延。具体来说,如果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节假......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如下:过失性辞退: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 公司强制降薪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625人阅读

    鉴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特殊性质,其银行账户每日可完成最高五万元的转账,但仅限于银行营业厅和ATM机。超出额度需监护人授权,以预防非理性消费。此举旨在保护未成年人消费权益,避免盲目追求消费品导致的过度开销。

  • 劳动纠纷法律诉讼时效是几年

    1908人阅读

    无证醉驾者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酒后驾车者将被暂扣驾照6个月,罚款1000-2000元;无证驾驶者将面临200-2000元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 如果辞退试用期调岗先答应后答应了算是答应了吗

    1090人阅读

    试用期被辞退后,同意调岗再重新确认,不算最终接受调岗。口头协商无法律效应,需书面确认。职位变动是劳动合同核心,未经同意擅自调任无效。但合理公平的商业运营需要的岗位调整,且薪资待遇不降低,与原职位关联度高的,应视为有效。

  • 公司被吸收合并老员工不愿意留需要补偿吗

    1203人阅读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通常不会主动介入调查。对于案件的主要争议点,法院既无权力也不应主动深入调查。法律规定,原告和被告应自行举证,不能依赖法院调查。若证据不足或无法证实事实主张,当事人需承担不利后果。这是法律的内在要求,法院不会擅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