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房屋性质,判断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一方个人财产,这是处理房屋和债务的基础。
(二)若为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先协商房屋和债务的处理方案,且此方案需获得抵押权人同意,防止转让行为无效。
(三)协商不成则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结合具体情况并考虑保护抵押权人权益进行判决。
(四)若为一方个人财产,抵押债务由该方承担,不过要留意对房屋后续处置的影响。
(五)离婚时用书面形式明确房屋归属和债务承担,避免后续纠纷。
(六)及时与抵押权人沟通,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避免违约等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