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应及时了解工伤认定的情形,在发生可能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况时,第一时间收集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院诊断证明等。
(二)若受到事故伤害,要尽快向单位报告,由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申请的,职工自己或其近亲属也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
(三)避免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等行为,否则无法认定为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以下情况所受伤害可鉴定为工伤:
一是工作时间、场所内因工作受伤,或前后做预备、收尾工作受伤。
二是因履行职责遭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因公外出因工作受伤或失踪。
三是上下班非本人主责的交通等事故受伤。
抢险救灾维护公共利益受伤可视同工伤。
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自杀致伤,不得认定工伤。
结论:职工在多种特定工作相关情形下受伤害可鉴定为工伤,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可视同工伤,而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导致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
法律解析: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因工作原因、从事预备或收尾工作、履行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受伤害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特定交通事故受伤等情况,所受伤害能被鉴定为工伤。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会视同工伤处理。这体现了法律对职工权益的保障,让职工在为工作和公共利益付出时有所依靠。不过,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是职工主观上存在过错或故意的行为,这类导致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如果在工伤认定方面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正确维护。
1.职工在多种特定情形下所受伤害可鉴定为工伤,如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工作前后从事预备或收尾工作、因履行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受伤害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特定事故伤害等,抢险救灾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受伤可视同工伤。而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自杀导致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2.解决措施与建议:用人单位应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降低事故风险。同时,要及时为职工申报工伤认定,保障职工权益。职工自身需遵守工作安全规定,避免因故意犯罪等不当行为导致无法认定工伤。在遭遇可能属于工伤的情况时,要及时收集证据,配合工伤认定工作。
法律分析:
(1)职工在多种特定工作情形下受到的伤害可鉴定为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工作前后从事预备或收尾工作、因履行职责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受伤害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特定事故伤害等。这充分保障了职工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权益。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可视同工伤,体现了对为公共利益付出者的保护。
(3)故意犯罪、醉酒或吸毒、自残或自杀导致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这排除了因个人不良行为导致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的可能性,避免了不合理的工伤认定。
提醒:职工申请工伤认定需准备好相关材料,确保符合认定条件。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专业解答工伤鉴定通常在伤势稳定后进行,从工伤认定决定书发出开始算,等到治疗结束或者停工留薪期满。一般来说,60天内就能完成鉴定,要是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经过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延长的时间不超过30天。
专业解答工伤鉴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病历和检查报告等材料。申请人应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鉴定周期一般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到90个工作日。
专业解答当职工遭遇意外伤害但未达到人身损害等级时,工伤保险基金会支付医疗和护理费用。用人单位应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若职工受到更严重伤害,除上述赔偿外,还能获得残疾赔偿金和辅助器具费用等支持。
专业解答工伤事故发生后,经鉴定,工伤保险基金会会在1-6个月内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提交相关资料后,企业约1个月可收到款项。但员工实际领赔偿会受公司规定影响,时间可能有所延迟。
专业解答当职工遭遇意外伤害但未达到人身损害等级时,工伤保险基金会支付医疗和护理费用。用人单位应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若职工受到更严重伤害,除上述赔偿外,还能获得残疾赔偿金和辅助器具费用等支持。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