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雷律师北京市炜衡(南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法学会会员江苏省律协职务犯罪预防和辩护业务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律协企业合规治理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崇川区企业合规第三方评估监督专家库成员民主与法制杂志特约通讯员具有工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先后在公安系统、政法委工作多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获评“十佳刑警”、“南通市法治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擅长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的辩护和代理。近年无罪、
13390966689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假释是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附条件提前释放制度。其设置目的在于激励罪犯积极改造,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给予提前回归社会的机会。
(2)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不同。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而无期徒刑则要实际执行13年以上。这体现了法律根据不同刑罚的严厉程度,对假释条件作出的合理区分。
(3)假释考验期也因刑罚不同而有差异。有期徒刑的考验期是剩余刑期,无期徒刑的考验期固定为10年。在考验期内遵守规定是维持假释状态的关键。
提醒:
假释申请有严格条件和程序,不同案情适用情况不同。若有相关需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申请假释时,要确认自身是否满足时间条件,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需实际执行13年以上。
(二)在假释考验期内,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违规被撤销假释。
(三)提前了解假释申请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按要求准备并提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第八十三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1.假释是对被判有期、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一段时间后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
2.被判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可假释,考验期是剩余刑期。如判10年,执行5年后获假释,考验期就是剩下的5年。
3.被判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可能假释,考验期固定为10年。
4.假释考验期内,罪犯要守规定,违规可能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服刑。
结论: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罚后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假释考验期为剩余刑期;无期徒刑需实际执行13年以上,假释考验期固定为10年,考验期内违规可能被重新收监。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假释制度旨在激励犯罪分子积极改造。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给予假释机会,让其在剩余刑期于社会接受监督改造,像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获假释,剩余5年就是考验期。而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可能假释,且考验期固定为10年,体现了对这类重刑犯的谨慎态度。在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这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假释制度的严肃性。若违反规定,就会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如果大家对假释制度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1.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罚后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该制度区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设置了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考验期限。
2.对于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才可假释,考验期限是未执行完的刑期。如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获假释,考验期就是剩余的5年。
3.对于无期徒刑,需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可能假释,考验期限固定为10年。
4.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需遵守相关规定,若违反则可能被撤销假释重新收监。为更好落实假释制度,司法机关应严格审核假释条件,加强对假释人员监督管理,假释人员自身要积极改造,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专业解答在假释期间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具体来说,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专业解答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罪进行审判,并按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新罪和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这意味着,如果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再次犯罪,那么他之前的假释将被取消,新罪将被依法审判,并且他需要对新罪和之前未执行的刑罚进行合并执行。 具体来说,如果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发现犯有新罪,那么法院将撤销他的假释,并对新罪进行审判。然后,法院将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将新罪的刑期和之前未执行的刑期进行合并计算,确定最终的刑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罪犯的刑期将根据新罪的性质和情节进行重新确定,可能会比之前的刑期更长。因此,对于获假释者来说,在考察期内遵守法律、积极改造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专业解答根据法律规定,拘役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若在判决前已先行羁押,羁押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也就是说,假如被判拘役三个月,实际执行日期应从判决执行日起算,若在此期间已被羁押了10天,那么只需服刑两个月零二十天即可。
专业解答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假释的考验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专业解答假释考验期应纳入刑罚执行时间。假释期限根据罪犯原判刑期确定,有期徒刑罪犯假释期等于未执行刑期,无期徒刑罪犯假释期为10年。假释期间,罪犯遵守法律、未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即视为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