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是关键。患者要提供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证明医患关系存在。
2.收集门诊病历、住院志等反映医疗过程的证据,了解诊疗细节。
3.保留收费票据、费用清单等,确定赔偿数额。
4.因医疗损害受伤,准备诊断证明、伤残鉴定意见等,证明损害后果。
5.若医疗机构认为无过错,需自行举证。
2025-10-15 11:33:0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疗纠纷诉讼中,患者要提供证明医患关系、医疗过程、医疗费用支出、损害后果和程度的证据,医疗机构若认为自身无过错需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在医疗纠纷诉讼里,证据是判定责任和赔偿的关键。患者提供挂号单、病历等证明医患关系的证据,是为了确定与医疗机构存在诊疗事实。门诊病历等反映医疗过程的证据,能展现诊疗细节。收费票据等医疗费用证据,可用于确定赔偿数额。诊断证明与伤残鉴定意见等能证明损害后果和程度。而医疗机构若主张自身无过错,就需承担举证责任。若在医疗纠纷诉讼中遇到证据收集、责任判定等方面的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15 11:01:39 回复
咨询我
1.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起着关键作用,医患双方都需重视证据收集。患者要收集多类证据维护自身权益,医疗机构若认为无过错也需举证。
2.患者应提供证明医患关系存在的证据,如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来证实诊疗事实。还要收集反映医疗过程的证据,像门诊病历、住院志等,体现诊疗细节。
3.对于医疗费用支出,保留好收费票据、费用清单等,以便确定赔偿数额。若因医疗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相关诊断证明、伤残鉴定意见等可证明损害后果和程度。
4.建议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妥善保管各类票据和资料,及时进行伤残鉴定等。医疗机构应规范诊疗流程,做好记录,以便在纠纷发生时能有效举证。
2025-10-15 10:08:0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医疗纠纷诉讼里,证据起着核心作用。患者一方要先提供能证明医患关系存在的证据,像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这是启动诉讼的基础,能有力证实与医疗机构存在诊疗事实。
(2)反映医疗过程的证据同样关键,涵盖门诊病历、住院志等众多资料,它们详细记录了诊疗细节和经过,对于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具有重要意义。
(3)患者若有医疗费用支出,保留好收费票据、费用清单等,这些是确定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4)因医疗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相关诊断证明、伤残鉴定意见等能证明损害后果和程度,是索赔的关键证据。而医疗机构若认为自身无过错,需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提醒:
患者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同医疗纠纷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10-15 09:18:29 回复
咨询我
(一)患者应妥善保存能证明医患关系的证据,像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防止证据丢失。
(二)积极收集反映医疗过程的各类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志等,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三)留存好医疗费用相关票据和清单,为后续赔偿提供依据。
(四)因医疗损害身体受伤的,及时进行诊断和伤残鉴定,并保存好相关证明和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此条规定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2025-10-15 08:54: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