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8周岁签合同的效力视情况而定,不满8周岁签的合同一般无效,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等相适应的合同有效,其他合同需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签的合同通常有效。
2025-10-15 19:47:38 回复关于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效力问题,需结合年龄、行为能力和合同性质综合判断。根据现行民事法律规范,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效力存在以下三种情形: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签订的合同原则上无效法规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均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其独立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例如幼儿园儿童签署的购买协议,即使标的物为小额玩具,仍需法定代理人重新确认。法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法规当然有效情形: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赠与)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如初中生购买文具)可直接生效;效力待定情形:超出认知能力的合同(如大额借贷、不动产买卖)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追认期最长3个月,逾期视为拒绝追认;例外规则:已满16周岁并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视为完全民事
2025-10-15 13:40:24 回复专业解答在法定意义上,年满十六周岁被界定为未成年时期。按照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凡是未满十八周岁者,皆属未成年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满十六周岁但仍处在未成年阶段的人群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并支配其主要的生活费用,便可以被视为具有完备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专业解答未满18岁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原则上未成年人在年满十八周岁之前均应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专业解答未成年人入户抢劫的量刑,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但因为是未成年人,量刑时会有所宽大处理。
专业解答对于未满十八岁的人实施扒窃车辆的行为,在量刑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严重程度、涉案金额、年龄等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较轻,可能会从轻处理;如果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则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法院在裁决时会特别关注犯罪人的未成年身份,秉持教育优先、惩罚适度的原则进行处理。
专业解答中国法律将十六岁以下但大于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暂时性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签署与其发展相适应、纯获益性质的协议。八岁以下未成年人为绝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所有协议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法典》规定,八至十六岁未成年人在监护人许可下可进行部分民事活动,涉及利益获取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八岁以下孩童由法定代理人全权代理民事行为。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