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交管部门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逃逸者要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赔偿受害人财产损失与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等费用,致人伤残或死亡赔偿范围扩大,驾驶证记12分。若构成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驾驶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发生事故后积极面对,配合处理,不可逃逸。
2.交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严肃查处,起到震慑作用。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道德素质。
法律分析:
(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时,交管部门会给予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并且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是对逃逸行为的行政制裁。
(2)逃逸者需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要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进行赔偿,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如果造成人员伤残或死亡,赔偿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3)逃逸者驾驶证会被记12分。而一旦构成犯罪,不仅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会被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提醒: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切勿逃逸,逃逸会面临严重处罚和高额赔偿。若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报警处理。
(一)若遇到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情况,受害人应第一时间报警,保留现场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以便交管部门后续调查。
(二)受害人可根据交管部门的责任认定,向逃逸者主张赔偿,若对方拒绝,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三)逃逸者应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主动配合交管部门处理,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避免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没构成犯罪,交管部门会处二百到二千元罚款,还可能拘留十五天以下。
2.逃逸者要担全责,赔偿受害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像医疗费、误工费等都要赔。致人伤残或死亡,赔偿范围更大。
3.逃逸者驾驶证会记12分。
4.若构成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照且终身禁考。
结论: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会被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驾驶证记12分;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轻微交通肇事逃逸但未构成犯罪时,交管部门会给予罚款与拘留的处罚,逃逸者要承担全部责任,赔偿受害人财产与人身损害,涵盖医疗费等费用,致人伤残或死亡赔偿范围扩大,且驾驶证记12分。若构成犯罪,性质更为严重,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能再重新取得。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未构成犯罪还是构成犯罪,都将面临严重后果。所以当遇到交通纠纷时,一定要冷静处理,依法解决。若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专业解答记得,按照咱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面的说法,如果出了什么交通事故之后有人逃走了,那这个逃走的人一般要负全责。不过嘛,如果你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对面的那个人也是有问题的,那你就有机会让那个逃走的人少负责一点~还有,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也讲到过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惩罚。虽然这条是针对那些违规驾驶导致大事故的情况,但其实,逃走本身就是个犯罪行为。
专业解答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如果没有构成刑事犯罪,肇事者将面临200至2000元的罚款和15日以内的拘留处罚。如果肇事者无力赔偿,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日后如果肇事者有财产,法院可以强制执行赔偿。此外,肇事逃逸还会影响个人信誉,限制其进行高档消费和金融业务。
专业解答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及时报告且逃避责任的行为,在尚未触犯刑事法律时,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根据规定,肇事者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现金罚金。如若肇事者能够积极补救其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得到受害者的谅解,其处罚力度或有可能减轻甚至取消。
专业解答醉酒驾驶致轻微事故肇事逃逸该如何处理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无疑是一种极其恶劣且严重违反法规的行为,因此必须承受更加严格的法律制裁。在这类事件发生之后,受害者往往会陷入孤立无援、险象环生的困境之中,而这个困境正是肇事者的交通违法行为所直接导致的。因此,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肇事者有责任和义务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排除这一安全隐患。
专业解答面临肇事逃逸情形中,若任何一方当事人怀疑交警有所偏颇并倾向于另一方当事人时,该当事人可依法提起复核申请。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之相关规定,接受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其发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证明的某一方当事人,当对其内容存在异议之时,自收到该文书之日起的三个自然日内,有权向更高一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一份书面的复核申请。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