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法定继承人中子女若无赡养老人,若有能力和条件却不尽赡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尽量收集其未赡养的证据,如邻居证言、老人生活开销记录等,以主张其不分或少分遗产。
(二)若老人生前订立遗嘱,要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比如查看遗嘱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有无见证人等。
(三)若发现法定继承人有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且情节严重,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像医院诊断证明、报警记录等,证明其丧失继承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25-10-08 09:12:05 回复
咨询我
1.法定继承里,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没赡养老人不直接丧失继承权,但有能力却不尽赡养义务,分遗产时可能少分或不分。
2.若老人立遗嘱把遗产给他人,没赡养的法定继承人可能无法继承。
3.遗弃或虐待老人情节严重,且未获宽恕,会丧失继承权。能否继承要结合实际和证据判断。
2025-10-08 07:50:3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未奉养老人仍可能继承遗产,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和证据判断。
法律解析:
在法定继承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通常即便未履行赡养义务,也不必然失去继承权。不过,要是有赡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履行赡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倘若老人生前立有遗嘱把遗产留给他人,那未赡养老人的法定继承人可能无法继承。而且,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又未获被继承人宽恕的,会丧失继承权。由此可见,未赡养老人并不直接导致不能继承遗产。若遇到相关遗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明晰自身权益和义务。
2025-10-08 05:58:53 回复
咨询我
1.未赡养老人不意味着必然不能继承遗产。法定继承里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通常未履行赡养义务不直接丧失继承权,但有能力赡养却不尽义务,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
2.若老人订立遗嘱将遗产留给他人,未赡养的法定继承人可能无法继承。而且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又未获宽恕的,会丧失继承权。
3.建议继承人积极履行赡养义务,这既是道德要求,也能保障自身合法继承权益。在遗产分配有争议时,相关当事人应收集赡养情况等实际证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以保障各方权益。
2025-10-08 05:19: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法定继承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即便未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通常也不会直接丧失继承权。然而,若有赡养能力和条件却不赡养,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
(2)要是老人生前订立遗嘱,把遗产给予他人,那么未赡养老人的法定继承人可能无法继承遗产。
(3)当出现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且未获被继承人宽恕的情况,该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总之,未赡养老人能否继承遗产需结合实际情况与证据判定。
提醒:在涉及遗产继承纠纷时,要收集好赡养或未赡养等相关证据。不同案情处理方式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08 05: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