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黑龙江法律咨询 > 伊春法律咨询 > 伊春财产分割法律咨询 > 离婚怎样转移存款给对方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男,江苏徐州恒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具有律师资格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1998年以徐州市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从事律师执业以来,担任数十家单位法律顾问,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成功为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近100万元.代理的民事案件在

13056237887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离婚怎样转移存款给对方

何* 黑龙江-伊春 财产分割咨询 2025.10.06 04:32:12 390人阅读

离婚怎样转移存款给对方

其他人都在看:
伊春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伊春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离婚时若双方协议一致转移存款,采用银行转账并备注“离婚财产分割款项”等明确信息的方式是可行的,留存转账凭证能证明款项性质和流向,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证据支持。
(2)若法院判决离婚,按判决书要求的金额和时间,将存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到对方指定账户,保留好转账记录是保障自身履行判决义务的体现,也可避免后续争议。
(3)转移存款要基于合法正当目的,恶意转移存款以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另一方发现后可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提醒:
离婚转移存款务必保证目的合法,留存好相关凭证。不同离婚情况转账要求有别,建议咨询以准确处理。

2025-10-06 09:12:03 回复
咨询我

(一)协议离婚时,双方达成一致后进行银行转账,要在转账备注中清晰写明“离婚财产分割款项”等内容,并且留存好转账凭证,以此明确款项性质和流向。
(二)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判决书规定的金额和时间,通过银行转账把存款转到对方指定账户,同时保留好转账记录。
(三)转移存款的目的要合法正当,不可为侵占对方财产而恶意转移,否则另一方发现后可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5-10-06 07:48:27 回复
咨询我

1.协议离婚时,若双方就转移存款达成一致,可通过银行转账操作,转账时备注“离婚财产分割款项”等内容,并留存转账凭证,证明款项性质和流向。
2.法院判决离婚的,按判决书规定的金额和时间,将存款通过银行转至对方指定账户,同时保留好转账记录。
3.转移存款要目的合法正当,若一方恶意转移财产侵占对方权益,另一方发现后可请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

2025-10-06 07:21: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离婚转移存款,协议离婚可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留存凭证;法院判决离婚则按要求转账并保留记录,恶意转移存款另一方有权请求再次分割。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协议离婚时,双方达成一致后进行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留存凭证,能清晰明确款项性质和流向,避免后续纠纷。法院判决离婚时,按判决书要求转账并保留记录,是履行法律义务的体现。若一方为侵占另一方财产恶意转移存款,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平原则,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发现后有权依据法律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若在离婚财产分割转移存款方面遇到问题,或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10-06 06:43:36 回复
咨询我

1.离婚转移存款要遵循合法正当原则,若双方协议一致,可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用途,留存凭证证明款项性质及流向;若法院判决离婚,按判决书要求转账至指定账户并保留记录。
2.若一方恶意转移存款以侵占另一方财产,另一方发现后可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为避免纠纷,建议在协议离婚时,明确约定财产分割方式和金额,详细记录转账相关信息。在法院判决离婚后,严格按照判决书执行转账操作。同时,双方都应诚信履行财产分割义务,保障对方合法权益。

2025-10-06 05:54:44 回复

1.瞒天过海,隐匿存款事实,或隐匿存款账户。常见的情况有,将平时积蓄或工资卡上的资金取出,另存于其他银行账户中。离婚时,将所剩寥寥无几的工资卡交至质证,并声称其余钱款已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六个部门才有权利查询银行储蓄,当事人以及律师都无权查询银行存款。因此,对于隐匿存款的解决,相对较为复杂,难度也较大。一般而言,夫妻在平时生活时,应注意收集对方取款的凭条,注意掌握对方储蓄的信息,特别是对于开户银行以及资金账号。从审判实践来看,如果:(1)在知道一方开户行和账号的前提下,申请查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2)仅知道开户行,不知道账号,查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否接受申请以及查询力度不能保证,如果不予查询,只得通过其他途径解决。(3)即不知道银行账号又不知道开户行,无法调查。2.偷梁换柱,将自己名下的存款取出,然后人间蒸发。常见方式:在另一方已知有存款并且知道相关储蓄信息的情况下,擅自将存款以现金取出,(以银行转账方式就会留有记录),口头上声称该笔钱款已用于生活日常开支,但实际以自己或以他人名义存入其他银行。在很多离婚案件中,一般是不准许当事人关于调查案外第三人存款账户的申请,当一方声称取的钱全部用于生活开支,并以此进行辩驳时,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辩论:第一,存款取出的时间,时间长短决定了可能消费的数额,以及取款的目的。第二,存款取出的数额,巨额的存款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正常消费完毕。第三,收集一方平时正常的生活开支及相关证据,用于反驳和抗辩。第四,其他相关事实以及证据的收集整理。例如,近期家庭开支情况以及另一方资金流金情况。一般而言,处理财产,是以现实存在而不是理论存在的数额为准。不能证明现存财产额度,只从理论上推断财产数目是很难得到支持的。比如,有些当事人说:“他一个月1万多块钱工资,平时最多花3千,每月还余有7千,二年下来,还应该剩有至少十万多”。再如:“他工资虽然一个月只有2千块,但单位有年终效益奖,可能有十几万,至少也有几万”。这些猜测推测的论据,是很难支持的。但是,也不会轻易相信一方存款“消费完毕”的说法,对于“合理”资金流向解释,支持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一大笔钱款,短时间内“丢失”了、“吃光、喝光”了,“赌博输掉”了,采信的可能性是不会太大的。

1.瞒天过海,隐匿存款事实,或隐匿存款账户。常见的情况有,将平时积蓄或工资卡上的资金取出,另存于其他银行账户中。离婚时,将所剩寥寥无几的工资卡交至质证,并声称其余钱款已用于家庭生活开支。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六个部门才有权利查询银行储蓄,当事人以及律师都无权查询银行存款。因此,对于隐匿存款的解决,相对较为复杂,难度也较大。一般而言,夫妻在平时生活时,应注意收集对方取款的凭条,注意掌握对方储蓄的信息,特别是对于开户银行以及资金账号。从审判实践来看,如果:(1)在知道一方开户行和账号的前提下,申请查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2)仅知道开户行,不知道账号,查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否接受申请以及查询力度不能保证,如果不予查询,只得通过其他途径解决。(3)即不知道银行账号又不知道开户行,无法调查。2.偷梁换柱,将自己名下的存款取出,然后人间蒸发。常见方式:在另一方已知有存款并且知道相关储蓄信息的情况下,擅自将存款以现金取出,(以银行转账方式就会留有记录),口头上声称该笔钱款已用于生活日常开支,但实际以自己或以他人名义存入其他银行。在很多离婚案件中,一般是不准许当事人关于调查案外第三人存款账户的申请,当一方声称取的钱全部用于生活开支,并以此进行辩驳时,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辩论:第一,存款取出的时间,时间长短决定了可能消费的数额,以及取款的目的。第二,存款取出的数额,巨额的存款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正常消费完毕。第三,收集一方平时正常的生活开支及相关证据,用于反驳和抗辩。第四,其他相关事实以及证据的收集整理。例如,近期家庭开支情况以及另一方资金流金情况。一般而言,处理财产,是以现实存在而不是理论存在的数额为准。不能证明现存财产额度,只从理论上推断财产数目是很难得到支持的。比如,有些当事人说:“他一个月1万多块钱工资,平时最多花3千,每月还余有7千,二年下来,还应该剩有至少十万多”。再如:“他工资虽然一个月只有2千块,但单位有年终效益奖,可能有十几万,至少也有几万”。这些猜测推测的论据,是很难支持的。但是,也不会轻易相信一方存款“消费完毕”的说法,对于“合理”资金流向解释,支持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一大笔钱款,短时间内“丢失”了、“吃光、喝光”了,“赌博输掉”了,采信的可能性是不会太大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离婚时常见的银行存款隐匿、转移的方式和对策有哪些?

    专业解答1、隐匿存款事实或隐匿存款账户。2、将存款取出后另存他人名下。收集一方平时正常的生活开支及相关证据,用于反驳和抗辩,其他相关事实以及证据的收集整理。例如,近期家庭开支情况以及另一方资金流金情况。

    2024.07.27 1004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