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医疗事故法律责任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民事责任上,因医疗行为致患者人身损害,基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和相关规定,医疗机构要担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方面,若发生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对医疗机构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对责任医务人员给予处分,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3.刑事责任上,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就诊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构成医疗事故罪,要担刑责。
2025-10-04 07:15: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疗事故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类责任。
法律解析:
在民事责任上,因医疗机构与患者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且医务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时用人单位需担责,所以医疗机构要对医疗行为致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刑事责任中,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构成医疗事故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对医疗事故法律责任还有其他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精准的法律建议。
2025-10-04 06:11:16 回复
咨询我
1.医疗事故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民事责任上,因医疗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基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及用人单位担责规定,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可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可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3.刑事责任上,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构成医疗事故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解决措施和建议: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医务人员需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避免严重失职行为。
2025-10-04 04:49:0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民事责任:在医疗过程中,因医疗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医疗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这源于其与患者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且医务人员执行职务致他人损害时,用人单位即医疗机构需担责。
(2)行政责任: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会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3)刑事责任: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的,构成医疗事故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提醒:患者遭遇医疗事故可依法维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触碰法律红线,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0-04 04:34:01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患者来说,若遭遇医疗事故,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缴费凭证等,以便后续维权。可先与医疗机构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范机制,尽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发生医疗事故后,要积极配合调查,承担相应责任。
(三)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避免因自身失误导致医疗事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025-10-04 02:4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