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若要认定无行为能力人,应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法院申请。申请书需写明被申请人基本信息、无行为能力的事实与依据。
2.法院受理后,必要时会对被申请人做鉴定。若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法院会审查。
3.审理时,要为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一般由近亲属担任(申请人除外)。若近亲属推诿,由法院指定一人。
4.法院审理后,若申请有事实依据,判决其为无行为能力人;无依据则驳回。判决生效后,依法指定监护人。
2025-10-03 15:12: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认定无行为能力人需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法院申请,按规定准备申请书,法院受理后可能鉴定,审理时为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根据审理情况判决,判决生效后指定监护人。
法律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认定无行为能力人有明确的程序。首先要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书需详细写明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以及无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法院受理案件后,必要时会对被申请人进行鉴定,若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法院会进行审查判断。在审理过程中,要为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一般由其近亲属承担这一角色,但申请人除外,若近亲属相互推诿,法院会指定其中一人。法院经审理后,若认定申请有事实依据,会判决该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若认定申请无事实依据,则驳回申请。判决生效后,要依法为其指定监护人。如果大家在认定无行为能力人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合法权益和程序的顺利进行。
2025-10-03 13:43:24 回复
咨询我
1.认定无行为能力人需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法院申请,申请书要涵盖被申请人基本信息、无行为能力的事实与根据。
2.法院受理后可能对被申请人进行鉴定,若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法院会审查判断。
3.审理时需为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一般由近亲属担任(申请人除外),若近亲属推诿,由法院指定一人。
4.法院审理后,若申请有事实根据,判决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若无事实根据,驳回申请。判决生效后,要依法为其指定监护人。
建议: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时应确保内容真实完整。近亲属要积极履行可能的代理职责。法院应严格审查鉴定意见及相关事实,公正作出判决并及时指定监护人。
2025-10-03 12:00:2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申请认定无行为能力人,要向被申请人住所地基层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书要包含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以及无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这是启动认定程序的基础步骤。
(2)法院受理后,根据情况对被申请人进行鉴定。若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法院会进行审查判断,以此来确定被申请人是否确实无行为能力。
(3)在审理过程中,需为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一般由近亲属担任但申请人除外。若近亲属推诿,法院会指定其中一人,保障被申请人的权益。
(4)法院审理后,依据事实作出判决。若申请有事实根据,判决该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若没有,则驳回申请。判决生效后,要依法为其指定监护人。
提醒:申请认定无行为能力人程序严谨,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10-03 10:27:25 回复
咨询我
(一)申请认定无行为能力人,要去被申请人住所地的基层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书里要写清楚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其无行为能力的事实和依据。
(二)法院受理后,可能会对被申请人做鉴定,若申请人已有鉴定意见,法院会审查判断。
(三)审理时,要给被申请人指定代理人,一般由近亲属担任,但申请人不能当。若近亲属相互推诿,由法院指定其中一人。
(四)法院审理后,若申请有事实依据,判决该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若没有,驳回申请。判决生效后,要依法指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2025-10-03 09:3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