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娄底法律咨询 > 娄底毒品辩护法律咨询 > 生产有毒有害物品的判刑标准是啥

生产有毒有害物品的判刑标准是啥

尹* 湖南-娄底 毒品辩护咨询 2025.09.30 00:58:18 442人阅读

生产有毒有害物品的判刑标准是啥

其他人都在看:
娄底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娄底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生产有毒、有害物品的法律责任因物品性质而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含此类原料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处罚。
2.对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如涉及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为避免此类犯罪,企业应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生产规范,建立质量检测体系。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市场监督检查,提高违法成本,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安全。

2025-09-30 06:15: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含此类原料的食品,最轻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处罚。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刑罚会提升至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致人死亡或有特别严重情节,会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处罚。
(2)生产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时,需根据具体罪名判断刑罚。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为例,情节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还可能有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处罚。

提醒:
生产有毒、有害物品法律后果严重,涉及不同物品罪名和刑罚不同。遇到此类复杂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9-30 05:19:44 回复
咨询我

(一)若生产有毒、有害食品,要杜绝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销售明知掺有此类物质的食品,避免触犯相关法律,否则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等刑罚。若已发生此类行为,应及时停止并向有关部门主动交代,争取从轻处理。
(二)若涉及生产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如制毒物品,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进行非法生产。若不慎卷入相关案件,要积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2025-09-30 03:35:14 回复
咨询我

1.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此类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情节特别严重,按生产、销售假药罪处罚。

2.生产其他有毒有害物品,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为例,情节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5-09-30 03:09:3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生产有毒、有害物品,若为食品,按不同危害程度量刑;若为其他物品,结合具体罪名如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量刑。
法律解析:
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掺有此类原料的食品,一般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危害或有严重情节,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特别严重情节,按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处罚。而涉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为例,情节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律对于生产有毒、有害物品的行为有明确且严格的规定。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9-30 01:32:36 回复

有害食品罪立案标准具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且生产、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一)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二)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认定的方法分下面四点:一、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本罪的犯罪对象也属于伪劣产品的概念范围之内,所以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本罪由于其客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而出来,并与之相排斥,故而在犯罪对象、犯罪客体及认定犯罪的标准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既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违法销售金额又在5万元以上的,应依刑法第l49条第2款的规定,以依照处刑较重的规定处罚。二、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界限。两罪的区别在于:一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生产、销售的是有毒、有害的食品,即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的犯罪对象只是未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该食品中未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二是客观方面不同。本罪须具有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而生产、销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尽管也掺入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但加入的物质仍然是食品原料,只不过是变质、或被污染了。三是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客观方面要求的行为即可构成既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是危险犯,只有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能构成既遂。三、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的目的不同:本罪的目的是获取非法利润,虽然行为人对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明知的,但并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目的是使不特定多数人死亡或伤害,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关键在于对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不是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造成的,而本罪则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四、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区别关键也是在于主观方面不同:本罪是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故意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重大责任故和玩忽职守罪对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在主观上是过失的。五、本罪与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本罪既侵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利,在客观上往往也造成多数人伤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它与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区分二者之间的关键在于把握两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故意内容不包括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后果的积极追求,而只是放任此危害结果的发生;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故意中包括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积极追求的意志内容。所以,如果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目的在于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就应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故意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投放危险物品罪: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是这个投放行为必须是危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物品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对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其立案标准涉及以下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销售明知是有毒、有害食品但未加以制止;在销售时隐瞒真相,未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比如商家非法使用工业盐腌制食品,或者在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2024.10.11 1834阅读
  • 销售有毒有害物品罪如何量刑

    专业解答关于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责任,主要根据犯罪情节和实际造成的损害程度来确定量刑标准。通常情况下,如果犯罪者被判定有罪,他们将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被处以相应的罚金。这一规定的目的是维护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2024.09.17 1344阅读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有什么区别?

    专业解答犯罪客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客体为公共安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秩序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犯罪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的主体为即自然人,14周岁以上的人可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体为生产者、销售者,既可以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2024.06.28 18011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