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可通过两种方式撤销。若双方协商一致,可签解除协议,明确返还房款、支付违约金等权利义务。
2.若协商不成,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法定情形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
3.撤销权有除斥期间,重大误解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一年内行使,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日起五年未行使则消灭。
2025-09-26 05:09:02 回复
咨询我
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撤销有协商和法定两种途径。协商撤销指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解除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像返还房款、支付违约金等。法定撤销则是在无法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定情形时,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法定情形涵盖因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胁迫、显失公平等订立的合同。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双方若有撤销意向,尽快协商签订解除协议,明确各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纠纷。
2.若需走法定程序,要及时收集符合法定撤销情形的证据。
3.务必注意撤销权的除斥期间,重大误解九十日内、其他情形一年内行使,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应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
2025-09-26 04:38: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可通过协商或法定程序撤销,协商需签订解除协议,法定程序则要符合法定情形并在除斥期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于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若买卖双方能就撤销合同达成一致,可通过签订解除协议的方式撤销,协议中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房款返还、违约金支付等。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在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如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下,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不过,撤销权有除斥期间限制,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则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如果您在房屋买卖合同撤销方面有任何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9-26 02:53:42 回复
咨询我
(一)协商撤销:若买卖双方能就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撤销达成一致,要签订解除协议。在协议里清晰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像返还房款具体金额、支付违约金的数额及方式等内容。
(二)法定程序撤销:当无法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如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时,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同时要留意撤销权的除斥期间,重大误解的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025-09-26 01:41:1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已违约的房屋买卖合同撤销途径有协商和法定程序两种。当双方能就撤销合同达成共识,可签订解除协议,对返还房款、支付违约金等权利义务予以明确,这种方式较为平和高效。
(2)若协商不成,在符合法定撤销情形下,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这些情形涵盖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胁迫、显失公平等订立的合同。
(3)撤销权受除斥期间限制。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则是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提醒:
行使撤销权务必留意除斥期间,避免因超期导致权利丧失。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9-26 01:4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