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单纯放高利贷一般不犯罪,但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或个人非法放贷为业且情节严重的,分别构成高利转贷罪、非法经营罪,放高利贷涉及犯罪最高判十五年。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单纯放高利贷不在犯罪范畴。然而,若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就构成高利转贷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等刑罚,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若以个人非法放贷为业,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依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和特别严重有不同量刑标准。综合来看,放高利贷涉及犯罪最高判十五年。如果对放高利贷的法律问题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9-22 10:42:00 回复
咨询我
1.单纯放高利贷通常不犯罪,但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高利转贷罪。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为违法所得一倍到五倍;数额巨大,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罚金相同。
2.以个人非法放贷为业,常向不特定对象放贷,扰乱金融秩序且情节严重,按非法经营罪处罚。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放高利贷涉罪最高判十五年。
2025-09-22 09:16:57 回复
咨询我
放高利贷并非必然构成犯罪,但特定情形下会触犯法律。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高利转贷罪;以个人非法放贷为业,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放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按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一是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审核,防止贷款被违规套取转贷。二是监管部门需加大对非法放贷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三是公众要增强法律意识,远离高利贷活动,避免参与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多方努力,减少放高利贷相关犯罪的发生。
2025-09-22 07:54:1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单纯放高利贷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牟利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会构成高利转贷罪。此罪根据违法所得数额不同量刑有别,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以个人非法放贷为业,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放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按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刑也不同,最重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相应罚金或没收财产,放高利贷涉及犯罪最高判十五年。
提醒:放高利贷存在法律风险,普通民众切勿轻易涉足,若面临相关复杂案情,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9-22 06:20:26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有资金需求,避免从放高利贷者处借款,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防止陷入高利转贷或非法放贷的风险中。
(二)放贷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不进行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非法放贷行为。
(三)一旦发现身边有放高利贷且可能涉及犯罪的行为,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里涵盖了以个人非法放贷为业,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5-09-22 04:3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