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重庆法律咨询 > 万州区法律咨询 > 万州区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监视居住多少天开庭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监视居住多少天开庭

张** 重庆-万州区 强制措施咨询 2025.07.22 02:20:34 477人阅读

监视居住多少天开庭

其他人都在看:
万州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万州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监视居住和开庭时间没有直接联系,法律没规定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它是刑事强制措施,最长6个月。

2.刑事案件开庭时间受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侦查进度等影响。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决定是否公诉,公诉后法院安排开庭。

3.简单案件几个月内完成程序,复杂案件耗时更久。被监视居住要遵守规定、配合工作,可与律师沟通了解进展。

2025-07-22 06:33:02 回复
咨询我

1.监视居住和开庭时间没有直接联系,法律未明确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最长期限是6个月。
2.刑事案件开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侦查进度等。通常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决定是否公诉,若公诉法院会安排开庭。
3.简单案件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程序,复杂案件耗时更久。
4.被监视居住者要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工作,还可与律师沟通了解案件进展。

建议被监视居住人员严格遵守规定,积极配合调查。律师应及时向当事人反馈案件进展,司法机关要提高办案效率,加快简单案件处理速度,确保司法程序顺利进行。

2025-07-22 05:52:1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监视居住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和开庭时间无直接联系,法律未规定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其最长期限是6个月。
(2)刑事案件开庭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像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侦查进度等。通常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决定是否公诉,若公诉,法院安排开庭。
(3)简单案件可能数月完成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程序,复杂案件耗时更久。

提醒:
被监视居住要严格遵守规定并配合司法工作,不同案件情况有别,若想精准了解案件进展和应对方法,可咨询律师分析。

2025-07-22 04:31:1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监视居住和开庭时间无直接关联,法律未明确规定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开庭时间受案件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法律解析:
监视居住是刑事强制措施,最长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开庭时间由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难度、侦查进度等因素决定。通常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决定是否公诉,公诉后法院安排开庭。简单案件可能几个月完成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程序,复杂案件耗时更久。被监视居住者需遵守规定并配合司法机关工作,也可与律师沟通了解案件进展。如果对监视居住、开庭时间等法律问题存在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详细的法律建议。

2025-07-22 03:53:01 回复
咨询我

(一)被监视居住人员要严格遵守监视居住规定,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动要及时报告等,确保不违反规定以免影响后续程序。
(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不要隐瞒或提供虚假内容。
(三)及时与律师取得联系,通过律师了解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等各个阶段的进展情况,让律师为自己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2025-07-22 03:04:28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就监视居住后多久开庭作出判决有具体规定,但是对刑事案件审理的总体期限作出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一、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多久监视居住是指人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这里的住所,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生活的住所居所,是指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给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监视居住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离开住所或者指定的居所,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批准。人民、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在做出批准决定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二、监视居住地点在哪里监视居住是指人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场所为“住处”或“居所”,被监视居住的人没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对有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监视居住的场所为指定的“居所”。我们认为,所谓的“住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连续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居所”是指人民、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时为无固定住处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场所;而行政拘留所是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场所,行政拘留是一种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如果在行政拘留所执行监视居住就完全限制了人身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羁押。所以,对办理监视居住手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在住处执行;没有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行政拘留所不能被指定为监视居住的居所。在行政拘留所执行监视居住,不符合法律规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帮信罪当天被监视居住会怎么样

    专业解答帮信罪被依法监视居住时应如何处理犯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行并遭受监视居住的嫌疑人无需担忧其未来的监禁处境,只要在这期间未再次进行任何犯罪行为,其关于监视居住的各种限制将自动解除。事实上,监视居住本质上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一种限制部分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

    2024.10.19 1594阅读
  • 帮信罪当天被监视居住怎么处理

    专业解答1、若经审判机关裁定适用刑法条款,应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2、在审判过程中如发现不应依据刑法条款进行刑事追责或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期已满的情况时,需立即解除对被告人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措施。3、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执行部门必须迅速通知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和相关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机构。

    2024.10.19 1096阅读
  • 监视居住期满后还没开庭怎么办

    专业解答拘役观察期结束未开庭,司法机构会根据案情和进展进行处理。可能会进一步收集核对证据,也可能会变更强制措施。只要案件是按照规定进行的,没有及时开庭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异常滞后的情况,当事人或代理人有权申诉。

    2024.10.15 1742阅读
  • 监视居住的期限满了,可不可以再延迟开庭

    专业解答在许多案件里,经过批准的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后,一般不会对案件正常审理造成影响。而要不要延期开庭,则主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案件复杂程度、新关键证据出现、相关当事人申请以及法院综合分析后决定等等,而不是单纯看是否达到法定监视居住期。

    2024.10.15 2017阅读
  • 监视居住期满后还没开庭怎么办理

    专业解答监视居住期满后,还没开庭审理前,司法机关一般会根据案件整体进展和证据情况,做更深入的决定。可能会调整强制措施,比如改成取保候审,或者继续补充调查。要是案件都调查完了,检察院可能会向法院提公诉申请,让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不过,具体咋办还得看案件的特点,以及法律程序的规定和要求。

    2024.10.12 130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