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决书下达不直接执行,有生效过程。一审判决书送达后15天上诉期,期间有人上诉则不生效;双方不上诉,期满生效。二审判决书送达即生效。
2.只有生效判决书才有执行力。还得看履行期限,规定了期限的,义务人要在期限内履行。
3.期限到了义务人没履行,权利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所以判决书下达后,要经过生效、过履行期,申请后才进入执行程序。
判决书下达不意味着立即执行,要经历生效、过履行期等阶段,权利人申请后才进入执行程序。
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期间任一方上诉则判决书不生效,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判决书生效;二审判决书送达即生效。只有生效的判决书才有执行力。
生效后要考虑履行期限,若判决书中规定了履行期限,义务人需在期限内履行义务。期限届满义务人未履行,权利人才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确保判决顺利执行,权利人需留意上诉期和履行期,在义务人逾期不履行时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义务人应在规定履行期内积极履行义务,避免被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1)判决书下达并非直接执行,存在生效过程。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期间任一方上诉则判决书不生效,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判决书生效。
(2)二审判决书送达即生效。只有生效的判决书才有执行力。
(3)生效的判决书还需关注履行期限,若判决书中规定了履行期限,义务人要在期限内履行义务。
(4)期限届满义务人未履行的,权利人才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即判决书下达要经过生效、过履行期等阶段,权利人申请后才进入执行程序。
提醒:当事人需留意判决书的上诉期和履行期限,在符合条件时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同案情执行情况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结论:
判决书下达并非直接执行,需经过生效、过履行期,权利人申请后才进入执行程序。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判决书有生效过程。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期间一方上诉则不生效,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生效;二审判决书送达即生效。只有生效的判决书才有执行力。同时,生效后还要看履行期限,若判决书中规定了履行期限,义务人要在期限内履行义务,期限届满未履行,权利人才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此可见,判决书下达不代表马上执行。若您在判决书执行方面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法律建议。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