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征收方要严格依法履行程序,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布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让多数被征地农民签订补偿协议,落实补偿费用,取得征地批准文件,在村民不同意且拒不交地时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村民遇到未履行法定程序的强征行为,可收集相关证据,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5-07-21 14:24:04 回复
咨询我
1.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有强制性,符合法定程序时,即便村民不同意也可强征。
2.征收方履行调查、评估、公告等程序,获多数农民签协议、落实补偿费用并取得征地批文,村民拒交土地,征收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若征收方未履行法定程序,强征违法,村民可通过复议、诉讼维权。
2025-07-21 13:11:0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符合法定程序时,即便村民不同意,土地也可强征;未履行法定程序的强征行为违法。
法律解析: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行政行为,具备强制性。当征收方履行了一系列法定程序,像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布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多数被征地农民签订补偿协议,落实补偿费用,并且取得征地批准文件后,若村民不同意且拒不交出土地,征收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过,要是征收方没有履行法定程序,其强征行为就是违法的。在此情况下,村民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大家遇到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问题,对自身权益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7-21 12:38:02 回复
咨询我
1.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在符合法定程序时,即便村民不同意,土地也能被强征。这是因为土地征收是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行政行为。当征收方履行了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布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多数被征地农民签订补偿协议,落实补偿费用等法定程序,且取得征地批准文件,村民不同意且拒不交出土地时,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若征收方未履行法定程序,强征行为违法。此时村民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建议征收方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征收行为合法合规,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村民则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在遇到违法强征时,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2025-07-21 12:02:5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土地征收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求的行政行为,具备强制性。在征收方履行了法定程序,像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布征收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多数被征地农民签订补偿协议,落实补偿费用并取得征地批准文件的情况下,即便村民不同意且拒不交出土地,征收方也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若征收方未履行法定程序就进行强征,此强征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村民可借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提醒:
村民要关注征收方是否履行法定程序,若遭遇违法强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不同案情解决方式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21 10:1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