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民法典生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在当时法律和民法典都认定有效的情况下,适用当时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这体现了法律适用的连贯性,保障当事人依据当时法律所形成的合理预期。
(2)离婚协议书生效有明确条件,要求双方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符合这些条件的协议才可能生效。
(3)即便协议本身符合生效要件,但它属于附条件生效的协议,需办理离婚登记后才发生法律效力。若未办理登记,协议只是成立但未生效。
提醒:
签订离婚协议书时要确保符合生效条件,办理离婚登记才使协议生效,不同案情的协议效力判断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20 13:57:03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民法典生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签订时要确保双方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能清晰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
(二)签订协议时双方的意思表示要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三)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例如不能约定违法的财产分割方式。
(四)签订协议后,要及时办理离婚登记,否则协议虽成立但不生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5-07-20 13:17:46 回复
咨询我
1.民法典生效前签的离婚协议书通常有效。若当时和现行法律都认可其效力,按当时法律、司法解释执行。
2.离婚协议书生效要满足条件,即双方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若生效前已符合,协议有效。
3.离婚协议书办理离婚登记后才生效,没登记则协议成立但未生效。符合生效要件的,即便签于民法典生效前,也会被认定有效。
2025-07-20 11:51:4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民法典生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若符合当时及现行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一般是有效的,但需办理离婚登记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和民法典都认为有效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离婚协议书生效需双方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若在民法典生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满足这些条件,便具备有效性。不过,它要在办理离婚登记后才真正生效,未办理登记则协议成立但未生效。如果您对离婚协议书的效力或其他婚姻法律问题存在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且详细的法律建议。
2025-07-20 10:09:54 回复
咨询我
民法典生效前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在满足条件时是有效的。依据法律,当时和现行法律均认定有效的,适用当时规定。离婚协议书生效需双方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且要办理离婚登记才生效,未登记则协议成立但未生效。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签订离婚协议书前,双方应确认自身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确保意思表示真实。
2.起草协议时,仔细审查内容,保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若决定离婚,应及时办理离婚登记,使离婚协议书产生法律效力。
2025-07-20 09:4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