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迟延履行金是针对被执行人未依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义务的有力规制手段。在司法实践中意义重大,能有效维护法律权威与申请执行人权益。
2.对于未按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情况,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兼具补偿与惩罚功能。这能弥补申请执行人因迟延受偿的损失,也让被执行人付出拖延代价。
3.而未按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时,依据损失确定迟延履行金数额。若未造成损失,法院依案件具体情况酌定。这既考虑实际损害,又赋予法院一定裁量权以确保公平。
4.为更好发挥迟延履行金作用,应加强对被执行人的宣传教育,让其清楚不按时履行的后果;法院在确定迟延履行金数额时要更加透明公平,建立案件例子参考机制;同时,完善执行监督体系,保障整个过程依法依规进行,切实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责任。
2025-07-12 14:54: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这既补偿申请执行人损失,又惩罚被执行人拖延行为。比如在借贷纠纷中,若被执行人未按时还钱,就需承担此后果。
(2)若未按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需支付迟延履行金。有损失则依据损失确定数额,无损失时法院依具体案情决定。例如交付特定物、完成特定行为等情况,被执行人拖延就可能产生此类费用。
提醒:
申请执行人要关注被执行人履行情况,及时主张迟延履行金;被执行人应按时履行义务,避免因迟延产生额外费用。
2025-07-12 13:16:37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未按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要密切关注迟延履行的时长,精确计算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向法院明确主张,以确保自身因迟延受偿的损失得到补偿。
(二)针对未按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申请执行人若有因被执行人迟延履行导致的实际损失,需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费用支出凭证等,以便法院确定迟延履行金数额;若没有损失,可向法院说明案件具体情况,协助法院确定适当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2025-07-12 11:26:37 回复
咨询我
1.迟延履行金用于被执行人没按生效法律文书规定时间履行义务。若没按指定时间给付金钱,要加倍付迟延期间债务利息,补偿申请执行人损失并惩罚被执行人。
2.若没按指定时间履行其他义务,得支付迟延履行金。损失明确按损失定数额,无损失则由法院依案件情况酌定。
3.迟延履行金是对被执行人不按时履约的惩戒,督促其尽快尽责,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
2025-07-12 10:34:4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义务,需支付迟延履行金,履行金钱义务和其他义务的情况有不同规定。
法律解析:
当被执行人未按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时,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既补偿申请执行人损失,又惩罚被执行人拖延行为。若未按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需支付迟延履行金,损失明确则按损失确定数额,无损失则由法院酌情决定。迟延履行金本质是对被执行人不按时履行的惩戒,能督促其尽快尽责,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在实践中,迟延履行金的具体计算和确定较为复杂。如果在相关问题上遇到困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7-12 09:4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