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离婚协议中的无效约定需引起重视。限制人身权利、侵犯第三人权益、处分他人财产以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约定都是无效的。这些无效约定不仅无法保障当事人权益,还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为避免无效约定,在拟定离婚协议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尤其是关于婚姻、财产、债权债务等方面的法律条款,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要求。在涉及人身权利方面,要尊重婚姻自由和生育权等基本权利,不设置不合理限制。
2.对于财产分配和债务承担,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不得恶意逃避债务损害第三人利益。在处分财产时,务必明确财产归属,确保处分的是夫妻双方合法拥有的财产。
3.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让其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以保障离婚协议的合法有效性。
2025-07-08 21:45: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限制人身权利的约定,严重违背基本人身权利,婚姻自由与生育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能通过协议限制。
(2)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约定,损害债权人利益,违背公平原则,这种逃避债务的财产分配方式不能对抗债权人。
(3)处分他人财产的约定,超出了夫妻双方的处分权限,无权对他人财产进行处置。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约定,违反法律底线自然不具备法律效力。
提醒:
拟定离婚协议时要特别留意,避开上述无效约定,否则可能影响协议效力,若不确定条款是否有效,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2025-07-08 20:23:12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限制人身权利方面,在拟定离婚协议时,绝对不能涉及限制对方再婚、生育等内容。每个人都有婚姻自由和生育的权利,这是基本人权,不应在协议里设置这类不合理限制。
(二)关于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要确保财产分配和债务承担的约定是公平合理的,不能为了逃避债务而损害债权人利益。要如实考量夫妻共同债务和财产状况进行分配。
(三)处分财产时,务必明确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不能处置他人名下财产,签订协议前需核实财产归属。
(四)制定协议过程中,时刻注意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财产分配等约定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5-07-08 19:31:39 回复
咨询我
限制人身权利的约定无效。像规定一方不许再婚、不许生育,这侵犯了婚姻自由和生育权,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侵犯第三人权益的约定不行。为躲债把财产都给一方,债务另一方担,损害债权人利益,这种财产分配对债权人没效力。
处分他人财产的约定也无效。要是协议里处置了别人名下房产,这属于无权处分,相关约定不成立。
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的约定同样无效。比如违法的财产分配方式。拟定离婚协议得避开这些,保障协议合法有效。
2025-07-08 17:46:5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离婚协议中限制人身权利、侵犯第三人权益、处分他人财产、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约定无效,拟定协议时需避免。
法律解析:
婚姻自由和生育权是公民基本人身权利,限制一方再婚、生育的约定违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然无效。夫妻为逃避债务而进行不合理财产分配,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有权主张该财产分配约定对其不生效,以维护自身权益。对于他人财产,夫妻无权擅自处分,协议中的此类约定没有效力。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约定,从根本上不符合法律要求,不具备法律效力。在拟定离婚协议时,这些问题都需谨慎对待。若对离婚协议拟定还有疑问,或者不确定某些条款是否合法有效,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让专业律师为协议的合法有效性保驾护航。
2025-07-08 17:1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