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确认缓刑性质
要明确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只要在考验期内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这样能从本质上理解为何缓刑与累犯条件不相符。
(二)关注时间节点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重新犯罪。考验期满后,虽然不构成累犯,但也应守法,防止新的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因为缓刑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未满足“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所以缓刑犯罪分子不构成累犯。
2025-07-07 13:12:05 回复
咨询我
1.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算累犯。按规定,累犯是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刑罚执行完或被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
2.缓刑是有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即犯罪分子没实际执行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这不符合累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条件,所以缓刑期内或期满后犯罪,都不构成累犯。
2025-07-07 12:25:3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构成累犯。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而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当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即犯罪分子未实际执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满足累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条件。所以,不管是在缓刑考验期内还是期满后犯罪,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都不会构成累犯。
如果您对缓刑、累犯等法律问题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
2025-07-07 12:19:20 回复
咨询我
1.缓刑的犯罪分子不构成累犯。因为累犯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
2.而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意味着犯罪分子未实际执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满足累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条件。
3.解决措施和建议:司法实践中应准确认定缓刑与累犯的适用范围,避免错误认定。法律宣传方面,要加强对缓刑和累犯概念及区别的普及,让公众更好理解法律规定,减少误解。执法人员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精准判断是否构成累犯,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2025-07-07 10:28:1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累犯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这一规定强调了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这一关键要素。
(2)缓刑是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方式,它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当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这表明犯罪分子实际上没有经历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执行过程。
(3)由于不符合累犯所要求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条件,所以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无论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还是在考验期满后犯罪,都不会构成累犯。
提醒:
虽然缓刑期间犯罪不构成累犯,但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会被撤销缓刑,数罪并罚。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分析。
2025-07-07 10: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