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明确假释基本期限要求,有期徒刑假释期限不少于原判刑期二分之一,如判十年至少执行五年才可能假释。
(二)符合假释实质条件,即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符合其他条件,由执行机关向法院提假释建议,法院裁定是否假释。
(三)存在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
(四)假释考验期为未执行完的刑期,假释期间要遵守规定,不然可能被撤销假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2025-07-02 18:06:02 回复
咨询我
1.有期徒刑假释期限不少于原判刑期一半,像判十年,至少执行五年才可能假释。
2.司法实践中,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改造、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且符合其他条件,执行机关可提假释建议,由法院裁定。
3.特殊情况经最高法核准,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
4.假释考验期是未执行完的刑期,假释期要守规定,否则可能被撤销。
2025-07-02 16:13:3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有期徒刑假释期限不能少于原判刑期二分之一,有悔改等表现且符合条件可由执行机关提建议、法院裁定假释,特殊情况经最高法核准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考验期为未执行完刑期,违反规定可能被撤销。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确保刑罚的严肃性和改造效果,有期徒刑假释设定了期限底线,即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像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至少执行五年才可能假释。当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且无再犯罪危险等符合假释条件时,执行机关可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由法院裁定是否假释。若存在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突破执行刑期限制。假释考验期限是剩余未执行的刑期,在此期间犯罪分子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否则会被撤销假释。若你对假释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精准的解答。
2025-07-02 14:23:11 回复
咨询我
1.有期徒刑假释期限一般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像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至少执行五年才可能假释。但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此执行刑期限制。
2.犯罪分子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符合其他假释条件,执行机关可向法院提假释建议,由法院裁定是否予以假释。
3.假释考验期限是未执行完的刑期,假释期间犯罪分子要遵守相关规定,违反规定可能被撤销假释。
建议:执行机关应严格考察犯罪分子表现,准确判断其是否符合假释条件。法院在裁定假释时要严谨审查,确保司法公平。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应严格自律,遵守规定,争取顺利度过考验期。
2025-07-02 12:54:3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有期徒刑假释期限有明确规定,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至少执行五年才可能假释。
(2)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且无再犯罪危险,同时符合其他假释条件,执行机关可向法院提假释建议,由法院裁定是否假释。
(3)存在特殊情况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执行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二分之一的限制。
(4)假释考验期限是未执行完的刑期,假释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规定,不然可能被撤销假释。
提醒:
假释申请需严格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7-02 11:26: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