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或个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况,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等待其责令支付。
(二)若用人单位经责令后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劳动者配合相关调查。
(三)若只是单纯想追讨劳动报酬,不涉及犯罪,可选择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刑事犯罪,通常不用仲裁。当单位或个人拒付报酬数额大,经政府部门责令仍不支付,就可能构成此罪。
2.劳动者遇此情况,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这是必经前置程序。若单位还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移交公安立案侦查,进入刑事程序。
3.劳动仲裁用于解决劳动民事纠纷。若只想追讨报酬可选仲裁,涉及犯罪则按刑事程序,无需仲裁。
结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刑事犯罪,一般无需仲裁,按刑事程序处理。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或个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应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支付,这是追究该罪的前置程序。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劳动仲裁主要用于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民事纠纷,若只是追讨劳动报酬,可选择仲裁;但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就应按刑事程序处理。如果您在劳动报酬方面遇到类似复杂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有效的法律帮助。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刑事犯罪,通常无需仲裁。当用人单位或个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时,会构成该罪。
2.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应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支付,这是必经前置程序。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3.劳动仲裁主要用于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民事纠纷,若只是单纯追讨劳动报酬,可选择仲裁。但一旦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应按刑事程序处理。
4.建议劳动者遇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况,先确定是否达到犯罪标准,若可能构成犯罪,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借助刑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事犯罪,通常不需要通过仲裁解决。当用人单位或个人满足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条件时,就构成此罪。
(2)劳动者遭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况,应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支付,这是必经的前置程序。
(3)若用人单位在责令后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进入刑事诉讼流程。
(4)劳动仲裁主要用于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民事纠纷,若只是单纯追讨劳动报酬可选择仲裁,但涉及刑事犯罪则按刑事程序处理。
提醒:遇到劳动报酬问题,要分清是普通纠纷还是可能涉及犯罪,若不确定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专业解答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情形中撤案的相关事项在此类关于薪酬拖欠事宜的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是否已超出法律设定的一年仲裁时效期限;其次,核实所选择的维权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的管辖权限;再者,确保自身拥有充分且确凿的证据以支持所提出的主张;最后,务必确认自身采取的维权途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专业解答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惩处标准为:倘若自然人故意通过转移个人财产、藏匿行踪等手段来躲避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薪酬,或者在具备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却拒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涉及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多次责令支付后仍然不予支付的,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情节更为严重,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和损失,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
专业解答法定代表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可能产生的法律影响分析恶意欠薪行为,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且在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发出支付工资命令后仍然拒绝支付的,将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要受到罚金的处罚;倘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则将被判处最高七年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惩罚。
专业解答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界定问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主体为与劳动者缔结劳动关系的相对立一方,亦即雇佣劳动者并利用其劳动力,同时根据员工所创造的工作量向其支付薪资及相关福利待遇的主体,涵盖了个人和法人实体。
专业解答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的产生行为人通过转移或藏匿财产等方式逃避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劳动报酬,亦或者是在有足够偿付能力的情况下却故意推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达到了法定标准,经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责令督促支付仍然不予执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若情节更为严重,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严重危害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