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我国虽无“手机销赃罪”,但处理犯罪所得手机的行为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此罪涵盖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手机的行为。
(2)该罪量刑分两档,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判断情节是否严重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如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的价值、次数、上游犯罪性质以及对司法机关追赃造成的妨碍等。
(4)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上述规定处罚。
提醒:
切勿贪图便宜收购来源不明的手机,若不确定交易手机是否为犯罪所得,建议咨询律师分析,避免涉嫌犯罪。
(一)个人方面,应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销赃手机行为。如果不慎接触到可能是赃物的手机,要及时向警方报告,避免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二)商家在收购二手手机时,要严格审查手机的来源,要求卖家提供购买凭证等相关证明,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防止收购到赃物。
(三)对于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和教育,让员工了解此类犯罪的法律后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杜绝参与销赃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我国没有“手机销赃罪”,卖赃手机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2.明知是赃手机还窝藏、转移、收购、销售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判断情节是否严重,会看手机价值、次数、上游犯罪性质及对追赃的妨碍等。
4.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罚金,对相关责任人员按上述规定处罚。
结论:
我国无“手机销赃罪”,销赃手机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罚依情节而定,单位犯罪也有相应惩处。
法律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销赃手机这类行为会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处理。若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手机还进行窝藏、转移等行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判断情节是否严重,会综合考虑犯罪所得价值、次数、上游犯罪性质以及对司法机关追赃的妨碍等因素。单位若犯此罪,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了解自身的法律责任和权益。
1.我国虽无“手机销赃罪”,但销赃手机行为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手机而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掩饰、隐瞒行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判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价值、次数、上游犯罪性质以及对司法机关追赃的妨碍等。
3.若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解决措施和建议:个人在交易手机时要核实来源合法性,避免参与可能的销赃行为;单位应加强法律意识培训,建立合规制度防止此类犯罪发生;司法机关加大对此类犯罪打击力度,加强宣传提升公众法律意识。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