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认定敲诈勒索罪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一是犯罪主体,一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能构成。
二是客观表现,行为人用威胁、要挟等手段逼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内容包括对其及亲属的生命、名誉等加害,还会指定时间地点让被害人交钱。
三是主观意图,行为人要有直接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四是数额要求,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才构成犯罪,数额标准参考相关解释和各地规定。
结论:
认定敲诈勒索罪需从犯罪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判断,且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
法律解析:
犯罪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观上,行为人用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内容广泛,还会限定被害人交付财物的时间和地点。主观上,行为人要有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同时,敲诈勒索财物需达到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才构成犯罪,数额标准参照相关司法解释和各地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司法机关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若你在生活中遇到可能涉及敲诈勒索罪的情况,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可以为你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1.认定敲诈勒索罪要综合多方面条件判断。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行为人需有直接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2.客观方面,行为人会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内容涉及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加害。还常要求被害人在指定时间、地点交付财物,不然就实施威胁。
3.同时,敲诈勒索公私财物需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才构成犯罪,数额较大标准依照相关司法解释和各地规定。
解决措施与建议: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敲诈勒索罪的构成,避免陷入此类犯罪。司法机关应严格按照这些条件认定犯罪,确保司法公平。遇到疑似敲诈勒索情况,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法律分析:
(1)犯罪主体上,敲诈勒索罪为一般主体,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2)客观方面,行为人通过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逼迫被害人交出财物。威胁内容涉及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还常要求在指定时间、地点交付财物,不然就实施威胁内容。
(3)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4)定罪条件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或存在多次敲诈勒索情形才构成犯罪,数额较大的标准要参考相关司法解释和各地规定。
提醒:日常生活中遇到疑似敲诈勒索情况要保持冷静,注意保留证据。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一)明确犯罪主体:判断实施行为的人是否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若不符合这一主体要求,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二)查看客观行为:看行为人是否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同时注意威胁内容是否涉及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加害,以及有无要求在指定时间、地点交付财物。
(三)考量主观目的:确认行为人是否具有直接故意,且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四)关注数额与次数:确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或存在多次敲诈勒索的情况,数额标准可参照相关司法解释和各地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专业解答在对敲诈勒索罪进行刑事处罚时,相关犯罪所得或受害者所蒙受的财产损失金额往往是决定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而言,若数额达到或超过3000元但不足10000元,则属于数额较大;若数额达到或超过30000元但不足100000元,则可定性为数额巨大;至于若数额超过300000元,方可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数额标准可能会因为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调整。
专业解答在判定敲诈勒索罪的共犯时,其基本前提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意图,亦即明确知晓他人正在进行敲诈勒索行为,但依然选择提供帮助甚至积极参与其中;其次,他们还需要实施了协助、教唆、组织或者策划等行为,从而为主犯的犯罪活动产生了推动力和便利性。举例来说,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提供作案工具、传递相关信息,或者在犯罪完成后分享赃款等。
专业解答对于参与群体性斗殴以及敲诈勒索活动的在校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被判定触犯聚众斗殴罪及敲诈勒索罪这两项法定罪行。所谓聚众斗殴罪,通常指涉案人员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社会秩序的紊乱并且聚集众多人员进行打架斗殴,而敲诈勒索罪,则主要涉及利用恐吓、威胁等手段强迫受害人交付金钱或者财产。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首要分子及其积极参与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专业解答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司法追诉效力,我们国家严格遵循着从旧兼从轻的刑事法规则。换句话说,若有新的法律条款的出现并赋予行为人更优厚的权益,那么在新法正式实施之后所审理的相关案件便可适用新法进行裁决。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的明确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发生之时的法律适用问题,通常应依照当时的法律规定来确定其罪行和惩罚措施;然而,倘若新的法律条款对行为人更为有利,那么就应当优先适用新法。
专业解答在对敲诈勒索罪进行判定之时,关键之处在于将其与正当维权行为、普通民事纠纷加以区分,同时也需深入研究行为人在行为中所蕴含的主观意图及其具体操作手法。通常来说,此类犯罪往往伴随着恐吓或者威胁,通过非正当途径强行霸占被害人的财产,而且这种现象可能会出现多次或持续发生。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