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侵权责任划分里,像交通事故中次要责任一般担责 20%到 40%。具体比重依实际案件而定。机动车间事故,次要责任约 30%;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事故,考虑保护后者,机动车次要责任可能担 40%。
其他侵权纠纷也无绝对标准,法院综合过错、原因力等确定次要责任比重。
赔偿时,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超出部分按责任比重分担 。
结论:
在民事侵权责任划分中,次要责任承担比重通常在20% 40%,具体依案件实际情况判定,赔偿先由交强险赔,超出部分按责分担。
法律解析:
在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场景中,责任比重并非一成不变。机动车之间事故,次要责任一般承担30%左右;而当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时,基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动车次要责任方可能承担40%左右。其他侵权纠纷里,法院会综合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等确定次要责任比重。赔偿时,交强险会先在责任限额内赔付,这是为了保障受害者能及时获得一定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才按照责任比重由各方分担。如此规定,既合理分配责任,又保障了公平正义。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侵权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民事侵权责任划分中,交通事故等案件里次要责任承担比重多在20% 40%,具体依案件实际情况判定。不同主体间事故有差异,机动车之间事故,次要责任一般承担30%左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出于对后者倾斜保护,机动车负次要责任时承担比重约40% 。其他侵权纠纷同样无绝对固定标准,法院会综合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等确定次要责任具体比重。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 事故发生后,各方应及时保留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等,以便准确划分责任。
2.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以往类似案件例子,为协商或诉讼提供参考。
3. 对于责任划分有争议时,可寻求专业法律人士帮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一)对于事故双方都是机动车的情况,若自己承担次要责任,要清楚可能承担30%左右的赔偿比重,提前做好相应经济准备。
(二)要是一方是机动车,自己作为非机动车或行人且对方机动车负次要责任,那么对方可能承担40%左右赔偿,要合理主张自身权益。
(三)在其他侵权纠纷中,积极收集能证明对方和自己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的证据,以便法院确定公平合理的次要责任比重。
(四)涉及赔偿时,了解交强险赔偿规则,知道先由交强险赔,超出部分才按责任比重分担,保障自身合法赔偿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
法律分析:
(1)在交通事故民事侵权责任划分里,次要责任承担比重处于20% 40%区间,具体依案件实际状况判定。机动车之间事故,次要责任一般承担约30% 。
(2)当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时,基于对非机动车、行人的倾斜保护原则,机动车负次要责任承担比重可能达40%左右。
(3)其他侵权纠纷中,次要责任比重无绝对固定标准,法院会从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确定。
(4)赔偿时,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超出限额的部分才按照责任比重进行分担。
提醒:
在涉及侵权纠纷时,注意保护好相关证据,因责任比重和赔偿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
专业解答在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涉及多个等级。若一方全责,需承担100%的赔偿责任。主要责任方需负担约70%的赔偿责任。同等责任下,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对于次要责任方,需承担约30%的赔偿责任。但请注意,这些规定中并未具体明确各项赔偿之间的比例关系。
专业解答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如果您现在正面临着关于认定书主次责任一般几几分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话,可以通过下面文章内容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专业解答发生交通事故主次责百分比是没有定性的,要知道交警部门是负责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但赔偿问题涉及调解方面的,一般是由当事人之间协商的,一般认为主次可,4/6、3/7、2.8、1/9,同等5/5。
律师解析 发生交通事故主次责百分比是没有定性的,要知道交警部门是负责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但赔偿问题涉及调解方面的,一般是由当事人之间协商的,一般认为主次可,4-6、3-7、2-8、1-9,同等5-5。 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指: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主要违章者要负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负次要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