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承兑汇票不给兑付的情形需具体分析判断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
1. 若出票人从出票时便毫无兑付能力,还怀着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借助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来骗取数额较大财物,这符合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该罪。
解决措施:持票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出票人刑事责任并挽回损失。
2. 要是因为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等客观因素,致使商业承兑汇票暂时无法兑付,通常不构成票据诈骗罪,而是属于票据纠纷范畴。
解决措施:持票人可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出票人、承兑人等依照票据责任承担相应义务,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
法律分析:
(1)认定票据诈骗罪需满足特定条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关键,像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票据,冒用他人票据,签发空头支票等行为,并且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才会构成此罪。
(2)商业承兑汇票不给兑付情况多样。若出票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兑付能力且存在非法占有故意,开具汇票骗财数额较大,就可能涉嫌票据诈骗罪。
(3)然而,因企业经营困境、资金周转难题等客观因素致使暂时无法兑付,通常不构成犯罪,而是作为票据纠纷处理。
提醒:
遇到商业承兑汇票无法兑付情况,要先判断原因。不确定是否涉嫌犯罪或不知如何处理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一)判断商业承兑汇票不给兑付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关键看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要明确出票人开票时有无兑付能力以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二)若怀疑构成票据诈骗罪,可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专业机关侦查判断。
(三)若是票据纠纷,持票人准备好相关材料,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出票人、承兑人承担票据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商业承兑汇票不给兑付,未必就构成票据诈骗罪。
票据诈骗罪,简单说就是怀着非法占有目的,用假票据、冒用票据等手段骗钱,达到一定数额的行为。
要是出票人开票时没兑付能力还想骗钱,数额较大,就可能涉嫌票据诈骗罪。
可要是企业因为经营、资金周转问题暂时兑不了,通常不算犯罪,而是票据纠纷。持票人能通过打官司,让相关方担责维权 。
律师解析 骗取票据承兑罪既遂的处罚主要有三种: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致使损失特别重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处罚金,对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个人犯相应的刑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