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定西法律咨询 > 定西税务诉讼法律咨询 > 税务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有哪些

税务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有哪些

刘** 甘肃-定西 税务诉讼咨询 2024.05.16 15:00:00 330人阅读

税务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有哪些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定西律师 税务类纠纷律师 定西税务类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解析:
首先,税务部门在对所有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施以普通程度的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以下流程:
在做出最终的行政处罚决策前,必须提前告知当事人关于行政处罚决定的原因、具体理由以及所依据的法规条款,并且明确告诉他们拥有进行陈述与申诉的基本权益。
其次,如果当事人希望行使其陈述、申诉的权力,则应该在接到税务机关发出的相关通知后的第三天内,通过口头方式或书面形式向税务机关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其中,若选择口头述说,税务机关会做好详细记录。
当当事人对《听取陈述申辩笔录》确认无误之后,需要在上面签字或加盖公章。
最后,税务机关有责任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全面的复核;
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能够被证明是真实有效的,那么税务机关就必须予以采纳。
同时,税务机关也不得因为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诉而加重对其的处罚力度。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规范和保障行政处罚的实施。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2024-05-16 15:02:00 回复

税务行政处罚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以及其他与税务行政处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以下简称当事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各类罚款以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都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范围。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
1、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
2、简易程序之外的其他处罚适用一般程序。在一般程序的告知环节,对于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一、种类: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
二、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适用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违法后果较轻且具有法定依据应予处罚且处罚较轻,对公民处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违法案件。由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1、向当事人出示税务检查证或其他税务执法身份证件;
2、告知当事人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依据和陈述申辩权;
3、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
4、填写正式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5、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1、税务机关名称;2、编码;3、当事人姓名(名称)、住地等;4、税务违法事实、依据;5、税务行政处罚种类、罚款数额;6、做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地点;7、罚款代收机构名称、地址;8、缴纳罚款期限;9、逾期缴纳是否追加罚款;10、当事人不服税务行政处罚的复议权和起诉权;11、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二)一般程序:适用除简易程序外的其他税务违法案件,在做出处罚决定前都须经过下列程序:
1、立案与调查
立案是指通过税收管理或群众的举报,发现当事人税务违法行为,再经过计算机或人工归类采集的案源进行选取,以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
调查是税务机关对当事人的税务违法行为经过检查、勘验、鉴定等手段获取证据、查清事实的过程,为正确适用法律规范提供坚定的事实基础。
2、告知与听证
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调查终结后,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及时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当事人发出《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包括:1、当事人违法行为事实证据;2、所触犯的法律规范;3、违法行为应受的行政处罚;4、拟给当事人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标准;5、当事人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如陈述申辩权、符合听证条件的听证权等。
听证是指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某些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前按一定形式听取调查人员和当事人意见的程序。听证范围是对公民做出2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1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3、审查
调查终结,调查机构制作调查报告,连同所有案卷材料移交审查机构,由审查机构进行登记、审查。应自收到调查报告和移交案卷之日起10日内审查终结,制作审查报告,并连同案卷材料报送税务机关负责人审批。
4、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税务机关负责审批后,由审查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作处理决定书,再报税务机关负责人签发:
(1)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和具体情况予以处罚;(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以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予以行政处罚;(4)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一)简易程序:适用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违法后果较轻且具有法定依据应予处罚且处罚较轻,对公民处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违法案件。由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1、向当事人出示税务检查证或其他税务执法身份证件;
2、告知当事人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依据和陈述申辩权;
3、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
4、填写正式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5、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
1、税务机关名称;
2、编码;
3、当事人姓名(名称)、住地等;
4、税务违法事实、依据;
5、税务行政处罚种类、罚款数额;
6、做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地点;
7、罚款代收机构名称、地址;
8、缴纳罚款期限;
9、逾期缴纳是否追加罚款;
10、当事人不服税务行政处罚的复议权和起诉权;1
1、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二)一般程序:适用除简易程序外的其他税务违法案件,在做出处罚决定前都须经过下列程序:
1、立案与调查
立案是指通过税收管理或群众的举报,发现当事人税务违法行为,再经过计算机或人工归类采集的案源进行选取,以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
调查是税务机关对当事人的税务违法行为经过检查、勘验、鉴定等手段获取证据、查清事实的过程,为正确适用法律规范提供坚定的事实基础。
2、告知与听证
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调查终结后,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及时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当事人发出《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包括:
1、当事人违法行为事实证据;
2、所触犯的法律规范;
3、违法行为应受的行政处罚;
4、拟给当事人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标准;
5、当事人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如陈述申辩权、符合听证条件的听证权等。
听证是指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某些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前按一定形式听取调查人员和当事人意见的程序。听证范围是对公民做出2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1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3、审查
调查终结,调查机构制作调查报告,连同所有案卷材料移交审查机构,由审查机构进行登记、审查。应自收到调查报告和移交案卷之日起10日内审查终结,制作审查报告,并连同案卷材料报送税务机关负责人审批。
4、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税务机关负责审批后,由审查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作处理决定书,再报税务机关负责人签发:
(1)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和具体情况予以处罚;
(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以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予以行政处罚;
(4)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消费税暂行条例
64978人阅读

消费税的征税目的、标准等主要由《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自发布实施以来,其间进行过一次修订,使其更好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接下来就让律图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吧!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157629人阅读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合法义务,今天小编为你介绍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内容,那么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是什么,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具体内容,以及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有哪些规定呢,来了解一下吧!

取消农业税
572795人阅读

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在中国的历史中都是从未有过的壮举,那么,究竟是那一年取消农业税的呢,律图取消农业税百科栏目,让你了解取消农业税是哪一年,取消农业税的时间等,来了解一下吧!

印花税
2131354人阅读

印花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税种,行为人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涉及到缴纳印花税的问题,因此了解印花税的知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那么大家知道印花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吗?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印花税的知识。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