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析:
合同纠纷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只有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并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才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就意味着,权利人只有在请求侵害人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时才能同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而合同纠纷一般是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又不能同时主张,所以合同纠纷也就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专业解答精神损失费赔偿范围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当自然人的人身权益或特定物品被侵犯,或其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导致其精神受损,受害方可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法院除了可责令侵权者承担必要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等,还可判决支付适当数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律师解析 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上下限法律规定是,原则上不超过依照法律确定的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1.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遭受了非法侵害,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的; 2.自然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遭受非法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3.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遭受非法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律师解析 一方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一方存在上述过错情形的,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