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北法律咨询 > 十堰法律咨询 > 十堰行政诉讼法律咨询 >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

任** 湖北-十堰 行政诉讼咨询 2020.09.30 00:19:14 403人阅读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

其他人都在看:
十堰律师 行政类律师 十堰行政类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您好,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民事诉讼一旦立案调查了,就必须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要是没有证据的话在诉讼中是站不住脚的,也极容易败诉。在举证阶段,当事人就要将自己掌握到的证据都上交,不要错过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协商和指定。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须经人民认可。指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在送达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在该通知书中,将告知指定的举证期限。如果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协议举证期限的,可以达成协议,并经许可,协议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30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

2020-09-30 00:21:14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新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普通程序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准许。人民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解释》规定人民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审案件没有举证期限,若提供新证据,除不开庭应当在人民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以外,其他应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的旧规定。同时《解释》规定在缩短庭审前准备阶段指定的举证期限的同时,又给当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驳证据或补正证据的机会;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简单规定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诉讼实践要求。二细化逾期举证后果《解释》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当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赔偿因逾期提供证据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必要费用的,人民可予支持。新民诉法的规定放弃了刚性的“证据失权”规则,以要求当事人及时提出证据的强制性规定,同时辅之以法官的自由心证判断,来审视当事人逾期提出的证据是否可以进入审判。但未细化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下法官应当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态度,也没有明确具体训诫的程度和罚款的数额,这有可能会引发关于司法尺度统一和公平性的新疑问。《解释》根据新民诉法关于对逾期举证行为分层次、分情形予以处罚的规定,进一步做了细化规定,第一百零一条和一百零二条采取综合考虑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是否具有客观原因、是否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逾期提供证据、证据是否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因素,确定是否采纳逾期证据。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法律规定《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准许。人民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解释》规定人民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审案件没有举证期限,若提供新证据,除不开庭应当在人民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以外,其他应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的旧规定。同时《解释》规定在缩短庭审前准备阶段指定的举证期限的同时,又给当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驳证据或补正证据的机会;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简单规定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诉讼实践要求。在诉讼举证时,当事人应当注意这样几个方面:1、当事人应当寻找与自己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件,看谁应负举证责任,自己是否有必要举证,是否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如果自己应该举证,就必须尽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2、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一是真实,这要求当事人万万不能为了达到打赢官司的目的,不择手段编造、伪造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如果这样,不仅注定要输掉官司,情节严重的自己还会吃“官司”。二是合法,这里主要强调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收集证据时手段要合法。3、把握好举证中心。当事人在打官司时不能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向提供证据,而应紧紧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及陈述的事实进行举证,这就是举证中心。偏离此中心,就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4、及时向提交证据。当事人握有充分确实的证据,但如果不向递交,这证据就毫无意义。而向提交,何时合适呢?在我国尚无关于提交证据的时限规定,因而从原则上讲,或答辩时、开庭前、开庭中,甚至二审审理时都可以提交证据。但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当事人最好在庭前交换证据,这样既有利于当事人进行事先准备,又有利于迅速结案。5、利用开庭审理前审查状或答辩状的机会,审查对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判断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在庭审质证过程中掌握主动。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离婚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

    专业解答离婚诉讼中,举证期限一般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来定,通常不少于30天。不过,要是双方协商一致,并且经过法院批准,也可以缩短这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当事人要尽全力搜集、整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在庭审时充分展示和说明,这样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2024.10.05 1719阅读
  • 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及举证时效具体是多久

    专业解答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可在开庭前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这是基于当事人的书面申请。此活动旨在预先核查证据,但交换日当天禁止提交新证据。证据交换时间可通过双方协商并经法院批准,也可由法院直接指定。

    2024.08.29 2064阅读
  • 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专业解答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原告诉讼状副本后15日内举证,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权力来源。被告承担举证责任,需提供充分、真实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逾期未提交或提交不充分的,将承担不利后果。因此,被告应按时、全面完成举证任务,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

    2024.08.04 1793阅读
  •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长时间?

    专业解答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可通过双方协商或法院指定来确定。协商期限需法院认可,而法院指定期限通常不少于30天,自当事人收到受理和应诉通知次日开始计算。若您有疑问,建议咨询法律专家。

    2024.07.27 1185阅读
  •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专业解答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限可协商或由法院指定,不少于30天。被告应在答辩期前提交书面答辩,法院会发送举证通知书。举证期限内应提交证据,否则视为放弃。变更诉求或反诉需在期限内提出,法院可重新设定举证期限。难以按时提交可申请延期,是否批准由法院决定。

    2024.07.25 226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