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东法律咨询 > 韶关法律咨询 > 韶关子女抚养法律咨询 >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包括哪些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包括哪些

严** 广东-韶关 子女抚养咨询 2020.09.28 04:14:27 451人阅读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包括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韶关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韶关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
(一)依法或依习惯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这类情况主要是基于“公”的事项(或日公权力的介入)而导致的监护权转移,或日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关于监护权的强制性转移,我国法律未作规定,但在实践中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未成年人的强制劳教,实际上就使未成年人原来的监护转为国家机关的监护。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不构成监护权的转移,国家机关承担的只是一种管理责任。诚想,未成年人被强制劳教,又如何让他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不允许为未成年人监护留下空白的法律原则下,只能推定国家机关此时除负有管理职责外,还应当承担该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1、依法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此种情况下,法律的规定是导致监护权转移的根本要素。当监护权的行使过程行进到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监护权即时发生转移。如被监护人被他人收养、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或随母一方生活、被监护人依法被收容教养等。
2、依习惯不需要专项委托即可发生监护权转移的情形。
此种情形主要针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而言,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等公益性机构。
3、福利机构的监护职责。
(二)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监护的转移,尤其涉及非公益性事项的监护权转移个案,应通过专项委托的方式才能实现。这类监护权的转移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情况,其监护事项、监护人和受托人的状况千差万别,其监护权的转移亦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这类监护权的转移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监护事项的特定性。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地委托他人履行,但实际上均得以具体事项确定之。如基于旅游、特种教育、未成年人探亲的护送、被监护人的陪护等等。

二、监护人应与受托就监护事项达成协议,通常这种协议应采用书面的形式。但并不排除口头形式的适用。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的,同样可以确认当事人之间的监护权转移。

三、受托人必须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资格。受托人在委托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监护职责。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监护人均可把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代为履行,但这种委托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例来看,监护权的转移也是受到限制的。如涉及未成年人居所的指定,一般由监护人亲自为之。德国民法典亦有类似的规定,强调“未成年人居所的指定,应由监护人自己为之,而且将全部职务或个个权限为转移,在所不许。”

2020-09-28 04:15:27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 未成年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什么形式?

    专业解答未成年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法定监护、委托监护和指定监护。法定监护的话,当然就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委托监护是指通过委托监护合同而设立的监护,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下,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监护。

    2024.08.13 3350阅读
  • 如何转移监护权?有什么形式?

    专业解答监护权转移可以去公证处办理协议公证即可。形式有:一,依法或依习惯发生的监护权转移;包括依法发生的监护权转移;依习惯不需要专项委托即可发生监护权转移的情形;福利机构的监护职责;二,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2024.09.16 4730阅读
  • 监护权转移的两类形式是什么

    专业解答1、依法或依习惯发生的监护权转移。2、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监护的转移,尤其涉及非公益性事项的监护权转移个案,应通过专项委托的方式才能实现。

    2024.06.15 5103阅读
  • 监护权转移的形式有哪些?

    专业解答中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并没有专门规定监护权转移的形式。结合法理及相关法律规定,监护权转移的形式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法或依习惯不需要另订协议或另行委托的监护权转移;一类是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

    2024.06.15 696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