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小孩四岁了监护人不是母亲的依据是什么

小孩四岁了监护人不是母亲的依据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5 · 4406人看过
导读:父亲有以下情况考虑监护人不是母亲而是父亲。(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ArticleTitle}

未成年人的亲生父母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唯一的监护人,可能更有人会觉得母亲在何时何地都是孩子指定的、不能分开的监护人,如果是这样想的话就更加说明不了解监护人的相关法律规定了。例如很多人都会觉得四岁的孩子肯定是离不开自己的母亲的,下面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小孩四岁了监护人不是母亲的依据是什么?

一、小孩四岁了监护人不是母亲的依据是什么?

民法通则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民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民法总则》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孩子的母亲去世,孩子的父母亲离婚,或者母亲正在服刑等这些特殊情况,四岁孩子的监护人如果不是母亲那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孩子的父亲。而且在母亲没有办法成为四岁小孩监护人的情形之下,父亲也本来就是应该监护、抚养小孩长大的。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