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总则120条的内容有哪些

民法总则120条的内容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36522人看过
导读: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总则120条的内容有哪些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一、《民法典》第120条的内容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侵权民事责任的特征

(1)、侵权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不是道义责任;

(2)、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不是刑事、行政责任;

(3)、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是财产责任;

(4)、侵权责任以补偿性为主。

三、侵权行为分类  

1、按构成要件分

一般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适用民法上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 但依民法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

2、按侵害对象分

侵害财产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行为。

侵害人身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身体和心理的行为。

3、按致害人的人数分

单独侵权行为:致害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致害人为二人以上的侵权行为 致害人应负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

4、按行为性质分

积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积极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消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消极不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四、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  

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表现在:

1、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义务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对于每个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违反此种义务,即构成侵权行为责任。而约定义务则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设定的某种义务,违反约定义务,构成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以侵权行为为前提要件

侵权责任产生的基础是侵权行为,没有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侵权责任正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侵权责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五、侵权损害侵权人要承担的责任  

人身损害

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就医治疗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费、必要的营养费7项。

因伤致残

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6项。

死亡

赔偿义务人除应根据抢救治疗情况支出的第1项所列费用外,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损失等费用。

计算方法

人身损害赔偿费用的计算上,我国制定的总原则是:具体损失采取“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具体损失”就是:受害人实际支出的费用或实际减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换价值计算的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等;而“抽象损失”则是:因劳动能力丧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评价的未来收入损失。如: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死亡补偿费采取定型化赔偿,设定固有的标准和期限。

此外,对赔偿金的支付采取一次性赔偿和定期赔偿两种形式。一般以一次性赔偿为原则,定期赔偿为补充。其中,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赔偿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的,应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超过原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权利人仍没好,其可以申请法院根据情况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5~10年。

综上所述,我国《民法典》第120条明确规定,发生侵权行为后,被侵权人有权利让侵权人进行赔偿。这是解决民事侵权事件的基本原则,保障了被侵权人的人身财产不受侵犯。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仲裁法规相关

  • 499次阅读
  • (1)地块用地性质表示;(2)地块编号表格;(3)道路五线(道路中心线、路缘石线、道路红线);(4)地块车行出入口位置与禁止开口线;(5)建筑退线。下图对比了实际方案的控规图则与在规划快题图则的表示内容深度差异,此处仅作通性介绍,如果某考题有明确要求控规图则表达内容及深度则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绘制。实际方案的控规图则与在规划快题图则的表示内容深度差异。
    2024-02-25 916次阅读
  • 2023.03.02 30910次阅读
  • 414次阅读
  • 我国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以下四类情况适用一年诉讼时效:身体伤害赔偿、售卖不合格产品未明示、租金拖欠或拒付、寄存物品遗失或损坏。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国际货物买卖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诉讼时效为四年。
    2024-03-22 1431次阅读
  • 2023.03.06 4491次阅读
  • 486次阅读
  • 民事诉讼调解原则包括保密、自愿和合法。保密原则保护当事人隐私,自愿原则赋予当事人自主处分权利,合法原则确保调解程序和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实践中,这些原则的应用促进案件调解,保护当事人权益,实现和谐解决纷争。
    2024-03-22 1294次阅读
  • 2023.03.11 3456次阅读
  • 3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诉讼仲裁法规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