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中被告无力偿还咋办
民事诉讼中被告无力偿还,可区分不同情况处理。若被告暂时无力偿还,经债权人同意或法院裁决,可由债务人分期偿还。若被告有能力偿还却拒不偿还,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告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告财产。若被告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告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债权人可随时申请恢复执行。若被告恶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事诉讼中被告不出庭有啥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若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法院可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意味着被告放弃了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法院会依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这种情况下,由于被告未参与庭审表达意见,可能导致判决结果对其不利。若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所以,被告收到传票后,应积极出庭应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有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可提前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或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民事诉讼中律师费和诉讼费谁出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费和律师费承担规则不同。诉讼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数额。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诉讼费,由双方协商负担,协商不成由法院决定。
律师费通常由委托方自行承担。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合同中约定由违约方承担律师费、知识产权类案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案件等,可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主张由败诉方承担律师费,需有明确的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作为依据,并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实际产生的律师费金额。
在民事诉讼中,当被告无力偿还时,情况确实较为棘手。首先,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审查被告是否确实没有偿还能力,若经核实,可能会采取分期偿还等方式,让被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履行债务。同时,如果被告有隐藏、转移财产等逃避债务的行为,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其账户等。另外,债权人也可以关注被告后续是否有经济状况改善的可能,一旦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及时告知法院。若你对民事诉讼中被告无力偿还的后续处理、执行措施等还有疑问,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