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劳动法对农民工有哪些保护

劳动法对农民工有哪些保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3 · 1411人看过
导读:劳动法从多方面保护农民工权益。就业时,农民工有平等就业和择业权,不受身份歧视。工资报酬方面,用人单位要按时足额支付,不克扣拖欠,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有明确规定,加班依法付酬。劳动安全卫生上,提供相应条件和用品。社会保险方面,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五险,保障其相应权益。
劳动法对农民工有哪些保护

一、劳动法农民工有哪些保护

劳动法对农民工的保护体现在多方面。在就业方面,农民工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农民工身份而歧视。工资报酬上,用人单位需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且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上,农民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应保证其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加班要依法支付加班费。 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社会保险上,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以保障农民工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二、劳动法对农民工拖欠工资有啥规定

农民工受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农民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一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支付;二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一年内提出;三是若有工资欠条,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

三、劳动法对农民工讨薪有啥规定

农民工讨薪受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保障。用人单位需按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未支付,农民工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责令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标准加付赔偿金。 农民工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注意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对仲裁结果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还能通过申请支付令快速解决。

劳动法为农民工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保护。从工作时间到劳动报酬,从劳动安全到职业危害防护,都有明确规定保障农民工权益。比如在劳动报酬方面,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严禁拖欠。当遇到加班情况时,也有相应的加班费标准。而在职业危害防护上,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若农民工在工作中遭遇不公正对待,比如被拖欠工资、遭受不合理的劳动强度等情况,不要慌张。对于劳动法如何具体维护自身权益,以及遇到侵权行为该如何维权等问题,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帮您维护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保障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保障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