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法院诉前调解步骤有哪些

法院诉前调解步骤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2 · 1131人看过
导读:法院诉前调解步骤: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审查适宜调解并征求双方意见,同意则进入。确定调解组织,可由法院调解员或委托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调解。调解时,调解员听取陈述、查明责任,提出方案,方式灵活。达成协议,法院审查后制作调解书,签收生效;调解不成则及时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法院诉前调解步骤有哪些

一、法院诉前调解步骤有哪些

法院诉前调解步骤如下:首先是发起,当事人起诉后,法院审查认为适宜调解的,会征求双方意见,双方同意则进入调解程序。接着是调解组织确定,可由法院调解员调解,也可委托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调解。之后进入调解过程,调解员会听取双方陈述,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提出调解方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方式灵活多样,可面对面或背靠背调解。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对协议进行审查,协议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会制作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生效,与判决书有同等效力。若调解不成,法院会及时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二、法院诉前调解失败是否会被起诉

法院诉前调解失败后,是有可能会进入诉讼程序的。诉前调解是法院在正式立案前组织的调解程序,若调解成功,通常会以调解方式结案。若调解失败,当事人坚持通过诉讼解决纠纷,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正式起诉,启动诉讼程序。只要原告的起诉符合起诉条件,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受理。所以,诉前调解失败意味着当事人有选择起诉的权利,案件存在进入审判阶段的可能性。

三、法院诉前调解书有怎样的效力

法院诉前调解书具有多方面法律效力。首先,它具有合同性质,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协议,对当事人具有契约约束,双方需按约定履行义务。其次,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再者,具有终结诉讼程序的效力,调解书生效后,诉讼程序即告终结,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最后,具有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再就调解书中已处理的事项发生争议。

当我们探讨法院诉前调解步骤有哪些时,要知道这是一个较为严谨且有序的过程。首先会有立案登记,之后确定调解法官并送达调解通知。调解过程中,双方充分阐述观点与诉求,法官居中协调沟通。若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并送达生效;若失败,则及时转入诉讼程序。你是否正面临需要走诉前调解流程的情况呢?要是对调解的具体环节、时间安排或者调解不成后的诉讼衔接等方面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顺利应对相关法律程序。

网站地图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