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效力如何认定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效力认定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审查证人资格。根据《民事诉讼法》,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均可作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为证人。
其次,考量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若证人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其证言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再者,判断证言来源。证人以耳闻目睹的事实作证才有证明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能作为证据。
另外,还要结合其他证据。法院会综合案件其他证据,对证人证言进行全面审查。若证人证言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其证明力会增强;若存在矛盾,需进一步核实。
最后,观察证人作证时的表现。比如是否神态自然、对答合理等,也可辅助判断证言真实性。
二、民事诉讼中如何提起与受理上诉
在民事诉讼里,提起上诉有一定要求。需在法定上诉期内进行,判决的上诉期是送达之日起15日,裁定则是10日。上诉人要提交上诉状,写明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请求与理由等,且应向原审法院提交,也可直接向二审法院提出。
法院对上诉的受理,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需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会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之后,原审法院会在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受理。若不符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三、民事诉讼中申请再审期限是多久
在民事诉讼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一般是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若出现以下情形,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当事人需留意再审申请期限,避免逾期丧失申请再审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效力的认定是个关键环节。证人证言的效力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证人陈述的一致性、证人的认知能力等。若证人与一方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其证言效力可能会打折扣。而且证人陈述前后矛盾,也会削弱证言的可信度。要是证人认知能力有限,所提供的证言也难以有力支撑案件事实。你在民事诉讼中是否遇到过证人证言相关的困扰呢?对于证人证言效力认定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判断证人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影响程度,或者怎样解决证人陈述矛盾等,如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