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财产的分割规定是什么
离婚财产分割分两种情况。
首先是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可自行协商财产分割方式,只要达成一致,法律尊重当事人意愿,按协议分割财产。
其次是诉讼离婚,法院遵循以下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分割财产时会适当照顾抚养子女一方和女方。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若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情形,在财产分割时可少分。
4.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合理分割财产,不损害财产效用和经济价值。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均等分割,但具体分割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处理。
二、离婚财产的分割有哪些注意事项
离婚财产分割需注意以下方面:明确财产范围: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根据《民法典》,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一般为共同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等属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遵循分割原则:一般均等分割,但会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如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等过错情形,另一方可要求适当多分财产。处理特殊财产:涉及房产,若婚后共同还贷,需补偿另一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对于公司股权、知识产权收益等,要按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分割。防止财产转移:留意对方是否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如有可请求法院少分或不分给过错方。
三、离婚财产的强制执行是否具有实效性
离婚财产强制执行通常具有实效性。依据《民事诉讼法》,生效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或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等。这些措施能有效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不过,执行实效性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被申请人名下无足够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存在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会增加执行难度,使执行时间延长甚至暂时无法执行到位。但法院会持续关注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会继续执行。
离婚财产分割规定涉及诸多方面。在分割时,首先会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对于共同财产,原则上是均等分割,但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比如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等行为,在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而关于房产分割,若为婚后共同购买,一般会考虑双方贡献等因素。你是否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呢?比如如何确定某些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或者分割比例如何进一步细化等。若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