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赔偿有啥后果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不赔偿会产生多方面后果。在刑事量刑上,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是常见从轻量刑情节。若被告人拒不赔偿,法院量刑时一般不会从轻考量,可能面临更重刑罚。
就民事执行而言,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获得生效判决后,若被告人不赔偿,被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告人财产,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房产、车辆等。若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此外,被告人还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出行、高消费、贷款等方面受限。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能否撤回谅解书
刑事案件被害人通常可以撤回谅解书。谅解书本质是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示谅解的意思表示。被害人基于自身意愿出具谅解书后,若有合理理由,如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新的恶劣行为、谅解是受胁迫等情况,是有权撤回的。
不过,撤回谅解书有不同法律效果。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撤回,司法机关会重新考量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及是否适宜继续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等。在审判阶段撤回,法院在量刑时不会再将已撤回的谅解书作为从轻处罚情节予以考虑。但被害人需提供撤回的正当理由并遵循正当程序,不能随意撤回干扰司法秩序。
三、刑事案件被判缓刑还有养老金吗
退休人员被判处缓刑,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而退休人员被判处缓刑等刑罚,在服刑期间可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缓刑期满后,可以按照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下一年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当探讨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赔偿有啥后果时,这不仅关乎被害人能否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更涉及到法律的公正与执行。不赔偿可能会导致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生活陷入困境,加重他们的痛苦。而且在量刑时,法院会将被告人是否积极赔偿作为考量因素,不赔偿可能会面临更重的刑罚。同时,即便被告人出狱后,其不赔偿的行为也会在社会评价中留下负面印记。要是你对刑事案件被告人不赔偿的后果及相关法律规定仍有疑问,比如对赔偿范围、强制执行程序等不清楚,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