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超过期限怎么办

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超过期限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1428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的七日内作裁定书不予受理。超立案期限,当事人可与法院沟通,材料不齐尽快补充,法院无正当理由拖延可向上级投诉,上级责令改正并处分责任人。行政诉讼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刑事诉讼无统一明确立案期限,超期可向监督部门反映。
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超过期限怎么办

一、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超过期限怎么办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若超过立案期限,当事人可与法院沟通询问原因。若因材料不齐全,应按要求尽快补充材料。若法院无正当理由拖延立案,当事人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同样需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刑事诉讼则无统一明确立案期限,但司法机关应及时审查处理,若超期可向相关监督部门反映。

二、案件受理后立案期限是多久

不同类型案件立案期限有所不同。 民事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行政案件,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三、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侦查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于刑事案件,受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30日。在符合立案条件时,应及时立案侦查。但如果是民事、行政案件,不存在“立案侦查”概念,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则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在了解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以及超过期限怎么办这个问题时,我们知道了一般情况下会在规定时间内立案。但要是真遇到超过期限未立案的情况,也并非毫无办法。比如你可以向受理案件的机构询问原因,了解具体进展。还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情况,促使其尽快处理。如果因为立案超期给你造成了损失,你也有权利依法主张赔偿。你是否正面临着案件受理后立案期限的困扰呢?若对立案超期后的处理方式、赔偿诉求等仍有疑问,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