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假释期内犯罪构不构成累犯行为

假释期内犯罪构不构成累犯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1568人看过
导读:累犯分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一般累犯要求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相应罪,特别累犯针对特定犯罪类型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任何时候再犯。假释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因原判刑罚未执行完,不符合累犯构成要件。此时应撤销假释,对新罪判决,将前罪未执行刑罚与后罪刑罚依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假释期内犯罪构不构成累犯行为

一、假释期犯罪构不构成累犯行为

假释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特别累犯。一般累犯要求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特别累犯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 而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假释期内犯罪意味着原判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这一累犯构成要件。所以,假释期内犯罪不能认定为累犯,应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二、假释期内犯罪能否构成累犯

假释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一般累犯要求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一定之罪;特别累犯要求前后罪均为特定犯罪。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罚后,因遵守监规、确有悔改表现等,附条件提前释放。犯罪分子在假释期内,刑罚尚未执行完毕。而累犯的前提是前罪刑罚已执行完毕或赦免,所以假释期内犯罪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此时应按《刑法》规定,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依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三、假释期内犯罪会怎样处理

假释期内犯罪应撤销假释,分情况处理。若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无论何时被发现,都要撤销假释,将前罪未执行完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按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刑罚。若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也应撤销假释,把前后两罪所判刑罚,依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刑罚。但如果该漏罪已过追诉时效,则无需并罚。数罪并罚时,可能是先减后并(犯新罪),也可能是先并后减(发现漏罪),目的是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制裁,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秩序。

当探讨假释期内犯罪构不构成累犯行为时,我们知道这一情况较为复杂。假释期内犯罪并不构成累犯,因为累犯要求是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而假释期内犯罪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新犯罪。不过,这种新犯罪会面临数罪并罚等一系列法律后果。比如在数罪并罚时,如何准确计算刑期,怎样确定合并执行的具体刑罚幅度等。若你对假释期内犯罪的法律规定、新罪与原罪的处理方式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资深法律专家将为你详细剖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