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纠纷调解完成后可以再起诉吗

民事纠纷调解完成后可以再起诉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1346人看过
导读:一般民事纠纷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完不能再就同一纠纷起诉。但有特殊情形:调解协议因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可撤销的,当事人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后再起诉;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也可在法定期间撤销起诉;调解协议未实际履行的,当事人可就原纠纷向法院起诉。
民事纠纷调解完成后可以再起诉吗

一、民事纠纷调解完成后可以再起诉

一般情况下,民事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完毕,通常不能再就同一纠纷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若调解协议存在可撤销情形,如因重大误解订立,或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等,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撤销后可再起诉。若达成的调解协议显失公平,受损害方也可在法定期间内请求撤销协议后起诉。若调解协议未实际履行,当事人可就原纠纷向法院起诉

二、民事纠纷调解完后多久可起诉

若民事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一方不履行该调解协议,当事人随时可以起诉。若调解协议是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而非起诉;若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非法院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本质是合同。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若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起诉。特殊情况,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事纠纷调解不成功多久开庭

民事纠纷经调解不成功,进入诉讼程序后,法律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开庭时间。不过,法律对案件的审限有规定。 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经批准可延长六个月。 法院会在审限内合理安排开庭时间,一般立案后一到三个月左右可能会开庭,但实际时间受案件数量、法院工作安排等因素影响。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当我们探讨民事纠纷调解完成后是否可以再起诉这个问题时,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些需要深入了解的要点。通常情况下,调解协议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如果存在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等法定情形,当事人还是有机会再次起诉的。比如,一方是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签订调解协议,或者协议中约定的赔偿金额明显不合理等。若你对民事纠纷调解后的再起诉事宜存在疑问,比如不知道怎样判断调解是否存在违法情形,或者想进一步了解再次起诉的具体流程等,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