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无效损失仅限于实际损失吗
合同无效损失不限于实际损失。合同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损失赔偿范围除实际损失外,还可能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实际损失是现有财产的减少,如因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可得利益损失是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该损失需具有确定性、可预见性。即这种利益是在正常情况下必然会得到的,且在订立合同时违约方能够预见。不过,主张可得利益损失需承担更严格的举证责任。所以,合同无效损失赔偿范围较广,不局限于实际损失。
二、合同无效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什么
合同无效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信赖利益损失。具体涵盖两方面:一是直接损失,即当事人因合同无效而直接遭受的财产减少,如为签订合同支出的合理费用,像差旅费、咨询费等;准备履约所支付的费用,例如购买原材料、设备款项等;以及已履行部分合同义务而交付的财产损失。二是间接损失,指可得利益损失,是合同若有效履行当事人可获得的利益,但需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不过,损害赔偿需遵循过错原则,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担损失。若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赔偿以过错方的过错为前提,且赔偿数额应与过错程度相适应。
三、合同无效损失应如何处理
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损失赔偿,需确定损失范围,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为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间接损失如丧失的可得利益。确定责任时,依据各方过错程度来分配损失承担比例。若双方过错相当,一般平均分担损失;若一方过错明显较大,则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当事人可先自行协商损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和证据来判定责任和赔偿数额。
当探讨合同无效损失是否仅限于实际损失时,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合同无效后,除了实际损失,信赖利益损失也值得关注。信赖利益损失是指一方基于对合同有效成立的信赖而产生的损失,比如为履行合同做准备所支出的费用等。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过错方还可能要承担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责任,这是一种假如合同有效履行可能获得的利益。你是否对合同无效损失的范围存在疑问呢?若对于合同无效损失的具体界定、赔偿方式等还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