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怎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该时效可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受理时间是多久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需决定是否受理。
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应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若认为不符合,需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决定的,申请人可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以,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从提交申请到知晓是否受理,时间为五日。申请人需留意这一期限,若未收到通知或结果不符合预期,可按法律规定采取进一步措施维护权益。
三、申请劳动仲裁强制执行需啥立案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强制执行,立案时需准备以下材料:
1.强制执行申请书:明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信息、申请执行事项、事实与理由,并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2.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及复印件:即劳动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要确保其已生效。
3.申请人身份证明: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4.被申请人身份信息: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工商登记信息。
5.送达地址确认书:填写申请人接收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地址。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立案,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是怎样,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劳动仲裁时效在劳动关系中至关重要,影响着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如果用人单位对仲裁时效提出抗辩,劳动者的诉求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超过时效后申请仲裁,仲裁委可能会驳回申请。那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了时效怎么办?又或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效规定有何特殊之处?这些都是与申请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紧密相关的问题。若您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