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30 · 1264人看过
导读:一般债权人无权私自扣押债务人财产,特定情形除外。如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对方不付应付款项时占有人可扣押,像加工承揽合同中定作人超期不付加工费,承揽人可扣押定作物;还有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行使抵押权。但债权人行使扣押权要依法,债权实现遇阻可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一、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债权人无权私自扣押债务人财产,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一是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财产,对方不按约支付应付款项,占有人有权扣押该财产,如加工承揽合同中,定作人超期不支付加工费,承揽人可扣押定作物。二是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财产作为债务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扣押抵押物并就其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即行使抵押权。需强调,债权人行使扣押权要依法进行,私自扣押属侵权行为。若债权实现遇阻,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

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是什么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满足以下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这是基础前提。

2.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行为,如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等。

3.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有害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即该行为导致债务人财产减少,偿债能力下降。

4.若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还要求受让人知道该情形,且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恶意。

5.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以自己的名义通过诉讼方式进行。

当满足上述条件时,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不当处分行为,以保障自身债权的实现。

三、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有哪些限制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存在多方面限制。其一,除斥期间限制,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其二,主观方面限制,若债务人行为系有偿行为,债权人需证明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存在恶意。其三,行使范围限制,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其四,费用承担限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此外,撤销权的行使须通过诉讼方式进行,由法院判决是否撤销债务人行为。这些限制旨在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及第三人之间利益,确保撤销权合理行使。

当探讨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情形有哪些时,我们需要明确这一行为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条件限制。在合法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以保障自身权益。比如在债务纠纷中,若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扣押其名下特定财产。但需注意,整个过程必须依法依规进行。要是您对债权人扣押财产的具体程序、合法范围等还有疑问,或者您正面临类似的债务问题,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帮您理清复杂的法律关系,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