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的时间如何界定

医疗事故的时间如何界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3 · 1690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时间界定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事故发生时间,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规致患者人身损害的具体时刻,如手术失误那一刻。二是处理时间限制,患者或家属申请鉴定应在知道或应知道损害之日起1年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15日内可申请再次鉴定,医疗事故赔偿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从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医疗事故的时间如何界定

一、医疗事故的时间如何界定

医疗事故的时间界定涉及两个关键节点。

一是医疗事故发生时间,通常指医疗行为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具体时间点。比如手术中因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受伤,此时手术失误的那一刻就是事故发生时间。

二是医疗事故处理的时间限制。患者或其家属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从鉴定结论作出后,若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此外,医疗事故赔偿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医疗事故的量刑标准是多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严重不负责任”,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相关司法实践中一般指造成就诊人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情形。

需注意,并非所有医疗损害后果都构成医疗事故罪,要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由司法机关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证据等综合判定。

三、医疗事故的诉讼期限一般为多久

医疗事故诉讼期限主要适用《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比如患者在出院后,经诊断发现因之前医疗行为导致身体出现损害,从其得知该损害与医疗行为有关且知晓责任主体时起算三年。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实践中,建议患者在知晓可能存在医疗事故后,尽快收集证据、咨询专业律师,以免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医疗事故的时间界定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患者权益的维护,也影响着医疗机构责任的判定。一般来说,从医疗行为开始,到出现不良后果并达到一定程度,这期间的时间跨度就是关键考量。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从手术开始到发现问题的这段时间,以及后续对患者造成持续影响的时间段等。对于医疗事故时间界定中的具体细节、如何准确判断以及相关法律时效等问题,您若还有疑问。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精准解读,为您在医疗事故相关问题上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